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國際經濟一周大事回顧(3月15日-21日)
3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假如美國金融體系能夠正常運轉,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在2009年結束。他說,美國金融市場最近出現了一些積極進展,假如金融體系能夠正常運轉,經濟衰退可能在今年年內結束,明
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年初則會看到經濟復蘇。
3月16日,俄羅斯總理普京在政府經濟問題會議上說,2009年政府將斥資1.5萬億盧布(約430億美元),用于落實本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措施。在這筆資金中,俄政府計劃向退休基金和其他預算外基金劃撥3700億盧布,向地方預算劃撥3000億盧布。
3月17日,世界銀行發表的一份名為《貿易保護:正在萌芽但趨勢憂人》報告警告,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趨勢讓人憂慮,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世界已有47項保護主義措施付諸實施。
3月18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在維也納強調,將國際油價保持在一個適當水平直接關系到原油市場未來的供應穩定。他說,根據歐佩克預測,到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將會增加50%,而且原油在國際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仍將保持不變。
3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報告說,今年世界經濟將下降0.5%至1.0%,為60年來首次負增長。其中發達國家經濟將遭遇“深度衰退”,今年將下降3.0%至3.5%。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經濟今年將下降2.6%,歐元區下降3.2%,日本則會下降5.8%。
3月20日,在布魯塞爾出席春季峰會的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擴大資金規模,并決定為此提供750億歐元(約合1000億美元)。歐盟領導人還決定,將對歐盟的中東歐成員國提供緊急財政支持的危機基金規模擴大一倍,增至500億歐元。
3月21日,巴西總統盧拉表示,包括巴西、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一些新興經濟體將在即將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倫敦峰會上保持一致立場,努力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 中國酒業新聞網。
編輯: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