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通脹和油價上漲的背景下,資源類和替代能源必然再次成為資金避險的選擇,資源和能源的革命也是經濟向前推進的動力。據統計顯示,至周二連續7個交易日的反彈過程中,滬深A股資金流入6848億元,流出6186億元,該階段兩市資金凈流入662億元,而此階段有色金屬資金凈流入高達133億元,占去兩市總凈流入資金的六分之一。其中多數資金青睞資源類和能源類相關板塊,并且短期內此類板塊的資金松動也不明顯。
分析認為,美國制造的新一輪流動性泛濫極大地提升了全球對通脹的預期和對大宗商品價格攀升的想象力,資源品的金融屬性迅速膨脹并催生為市場最受追捧的品種。早盤銀行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昨日中國銀行公布業績,實現凈利潤643億元,繼續保持凈利潤的穩定增長。與備受金融危機拖累的國外同行相比,盡管中行財務數據仍值得稱道,但是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利潤增速放緩、風控形勢嚴峻、外幣資產管理難度加大成為中行以及國內銀行業面臨的三大挑戰。不過銀行股作為本輪反彈漲幅最小的品種,在大盤持續上漲后,將是后期操作最安全的品種之一,投資者可注意把握補漲機會。
此外,酒類的品種也開始受到避險資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