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是一個國家、地區或者企業形象的靈魂與標志,如大家提起金字塔就會想到埃及,提起泰姬陵就會想到印度,提起海神廟就會想到希臘……“儒道酬誠,商道酬信,天道酬勤”便是百泉春文化的全部內涵,也是以董事長周明新為首的百泉春人文化興企、文化延企、文化強企的精彩華章。
品牌是品質、品格與品位的集合。優良的品質才會取信于人,優秀的品格才能受敬于人,優越的品位才可博人鐘愛。品牌承載的不僅是企業的價值,更是社會責任。品牌真正的內在本質,是贏得消費者青睞的強大力量。要想把一個姓“壽”的品牌做強、做大、做長,遠遠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易事。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內涵的深厚與否,決定著品牌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酒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酒的靈魂。沒有靈魂的物質是沒有生命力的。酒文化代表著企業的一種精神,是企業文化的外在體現。
多年來,河南省百泉春酒業有限公司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企業文化是企業明天的經濟”、“企業文化是托起未來經濟的力量。”這些理念早已深深地扎根于廣大員工心中。
河南省百泉春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明新、總經理李峰韜光養晦,以前瞻的眼光將魅力文化貫穿于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奠定了企業四通八達的通衢大道——“食品工業就是道德工業”的宗旨,始終是企業經營之道的航標;“細節決定成敗”的格言,始終是企業生產之道的章法;“產學結合,搶占行業制高點”的作為,始終是企業研發之道的重心;“厚德載物,兼濟天下”的品質,始終是企業騰飛之道的樞紐。“用共同的目標整合思想,以統一的制度規范行為,拿人性的管理凝聚人力,用豐富的平臺促進和諧”,這就是特色的百泉春文化。
歲月風華,百泉春始終把企業文化建設當作企業發展進步的重要元素和凝才聚力的高效粘合劑。在法古創新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完成了“百泉春酒十大釀制秘笈”:
“人得其精”——技術是創新之本,人才是技術之源。精尖產品由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監制。
“水得其甘”——好水出好酒。六億年積淀而成的太行山深層礦物質水源綠色環保。
“糧得其實”——糧乃酒之肉。每一粒粟物都要吸收日月之光華,都要經過十分嚴格的篩選。
“曲得其時”——曲乃酒之骨。《禮記·月令》記載:“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蘗必時”。歷經酷暑的熾焙,方顯英雄之本色。
“皿得其潔”——物如其人。精品往往出自潔志厲行之手筆。
“火得其緩”——去偽存真。中低溫蒸餾,令高沸點雜質望而生畏。
“窖得其嚴”——疏而不漏。防止有害菌群侵蝕的天羅地網。
“洞得其神”——四季晝夜恒溫恒濕的獨特環境,讓有益于白酒醇化老熟的微生物菌群眷戀不舍。
“香得益彰”——精粟、甘泉、真曲、精釀;健脾、生津、護肺、潤腸……
“韻得其厚”——聞著香,品著醇,喝著爽,咽著綿;不口干,不刺喉,不僅好喝,而且好受……
這四十個字,不是嘩眾取寵的文字羅列,而是百泉春人幾十年來用心血、汗水、品質和精神凝聚而成的企業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