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以“求真務實·樂觀前行”為主題的第四屆和君小鎮酒業高峰論壇正式拉開帷幕。近300位酒業人士相聚和君小鎮,共探產業發展,共謀創新之道。
現場,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進行了致辭。在致辭中,劉振國表示,當前中國白酒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調整,酒類產業進入到了新一輪政策調整陣痛期,存量競爭深度調整期和消費結構轉型分化期。
劉振國提到,“禁酒令”下,行業受到了普遍的影響,但通常政策調整來得比較突然,持續時間不會太長。消費結構、消費人群迭代以及消費理念、購物方式等變化是長期的,會對產業發展帶來深層次影響。
“有人疑惑未來是否還會像2012年酒業調整那樣,調整三年后重回增長,且增長邏輯不變。其實,政策調整時產業發展往往有相似性,但走過調整期后,很難回到過去,發展邏輯和規則都會有新內容。”劉振國如是說。
劉振國提到,從行業需求看,老庫存消化有限,不少企業開發了新產品、新品類,也出現了新公司。但多數企業面臨困境,且不約而同地尋求突破口,不少聚焦于成本控制等方面。頭部企業憑借全產品線、全渠道戰略,在價格下降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競爭力將全方位提升,這必然改變大眾酒的競爭格局。
未來,市場一定會回歸到品質競爭,這是競爭的核心。高端商務用酒將更凸顯品質、個性化風味和傳統特色;區域品牌可在酒莊酒、個性化定制酒、工廠酒等方面發力,憑借文化特色、高品質產品、高效服務及區域情感價值認同,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高端商務運營中,消費者價值的理性引導會使產品進一步分化、多元化,酒類價格回歸理性,促銷力度下降,而品質、服務提升等會增加酒企成本,導致利潤率相對下降,這是趨勢。對酒企而言,成本上升、利潤率下降,加上產能擴張帶來的產能過剩,還面臨采購成本增加、固定資產折舊提高,以及高利率下固定資產投資的收益回報問題。
劉振國提到,產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中小型企業應做優做強,深耕區域市場、提升服務價值,而非僅追求規模化。歐洲、日韓等在產業傳承等方面的經驗,值得酒業借鑒。酒品的自動化、多元化、健康化、可持續發展,以及適應消費層級變化調整消費結構等,都是發展方向。同時,要保證低端產品的高品質,進行技術創新以提高利潤率。
年輕化潮流下,市場競爭激烈,消費場景、產品搭配、產品多元化等方面的創新,以及酒類新養生概念、社交屬性等,會影響銷售方式。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情緒價值釋放,未來消費產品的多業態融合和消費人群的多元化,是酒企發展的新趨勢。
劉振國認為,當市場進入到消費者時代,核心命題已從“企業主導”轉向“消費者定義價值”,酒行業需要全面追求產品品質的硬實力和服務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