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宣城市一號基金1億元股權投資資金到位宣酒集團,而作為同步增資擴股投資,宣酒集團本輪增資擴股宣州區基金亦投資1億元,職工內部入股0.9億元,也意味著本輪宣酒的股權投資額達到了2.9億元。
另據媒體披露,通過股權投資將有利于推動宣酒上市做強做大,而一號基金實行階段性參股,最遲5年內退出,通過滾動周轉扶持更多的企業。
一號基金股權投資
據酒業時報查詢工資資料發現,早在6月,宣酒市政府與宣州區政府設立的重點產業發展基金“1號基金”,首先確定投向宣酒集團,助推企業上市做強做大。
一號基金是市政府設立并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的政策性基金,用于支持市本級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項目、大企業。為加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財政資金扶持產業發展“以獎代補、事后獎補”的傳統模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市政府設立重點產業投資基金(簡稱一號基金),市政府投融資管理委員會負責決策和監督,市經信委負責基金投資項目的引進與遴選,市工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具體運作。一號基金首期規模2億元,視財力和運行情況逐年增加,至“十三五”末達到8億-10億元,現已籌集資金4億元。
宣酒集團是市區兩級財政分成企業,做大做強對培育龍頭骨干、發展壯大市本級、促進市區一體發展十分重要。一號基金設立以來積極運作,在前期盡職調查基礎上,經市政府投融資管理委員會研究決策,一號基金對宣酒集團股權投資1億元,這也是一號基金首筆對外投資。
宣酒集團本輪增資擴股宣州區基金亦投資1億元,職工內部入股0.9億元。所募資金用于宣酒工業文化園項目二期掃尾和三期工程建設,預計項目建成后宣酒集團綜合實力邁上一個新臺階,三年內主營業務收入和上繳稅收率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一號基金實行階段性參股,最遲5年內退出,通過滾動周轉扶持更多的企業。
宣酒集團董事長李健已找準發力點:“宣酒將進一步拓展產能規模,新建5個釀造車間,使窖池總數達到7600條;將進一步開拓全國市場,努力確保年銷售額、利稅增幅達20%;用3年時間建成全國白酒行業第一家5a級旅游景區。
宣酒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
調結構,調整的是發展戰略,優化產品結構,即聚焦于一款主打產品,正對應了“三專”——專注、專心、專業;轉方式,轉變的是管理方式,目的要達到“精、準、細、嚴”四字訣的要求;促升級,要促進產品品質提升,追求的是“三化”——精細化、標準化、極致化。
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這一條主線,在宣酒發展路徑上愈加凸顯。
品質提升,仍然是集團調轉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4月16日舉行的首屆中國白酒大師論壇,“中國宣”憑借“三香合一”的獨創工藝,榮獲“優秀創新產品獎”。
據集團總釀酒師、國家白酒工藝大師高傳強介紹,今年上半年,品質工程成為當之無愧的“一把手工程”。“集團高管團隊多次赴國內名酒廠學習交流,深入研討后,再次明確了宣酒主攻方向——釀造最具性價比的優質白酒,做國內中檔白酒的領導者。”
品質提升,依靠的是技術升級和科學管理。宣酒首創的“三香合一”新工藝,每一道工序都分解為一個個標準化的技術模塊,各環節對標實施。
僅釀造生產管理環節,就設置了從釀造師到窖泥培養師12項工種,每個工種又制定了每日百分制的考核標準,日考核、月復核、年審核。高傳強深有體會:“技術標準化,流程才能規范化,品質才會達到極致化。”
技術升級是品質的基礎,科學管理是品質的保障。今年初,集團運行了新的績效評估體系,這是一套充分體現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新機制。每一個工種年終評出各自的“工匠之星”,三年中若能兩次問鼎“工匠之星”,則被授予宣酒的“工匠王”,將享受企業的特別津貼。
用集團人事經理姚中春的話說,“績效評估的核心要義是為員工搭梯子,選員工所愛、用員工所長,讓人人爭當第一,實現職業理想。”
戰略聚焦、管理升級、品質提升,調轉促的實際效果,最終還是體現在市場上。今年上半年,宣酒表現依然搶眼,穩居合肥市場前三強,在淮北、宿州皖北市場拔得頭籌,并進軍豫東、蘇北、蘇南市場,一路攻堅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