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國現代中藥領軍企業——天士力控股集團在茅臺鎮收購一家老字號酒廠的基礎上,累計斥資數十億元,打造了一個現代化的大型優質醬香型白酒企業。
十八年,國臺酒業發展成了“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國臺酒被譽為“喝出來的好酒”和“醬香新領袖”。
由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全媒體記者組成的“尋找中國最美酒廠”大型記者采訪團一走進國臺酒業老廠區,就看到了天士力控股集團主席閆希軍所著的《國臺賦》,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為之做序,其中說,酒之彌符曰通。通天地,通身心,通隔閡,通人倫。一通之下,元神來矣。元神即來,典雅自成。
2011年,國臺酒業董事長閆希軍提出“通”文化——“酒通自然,酒通政和,酒通友情,酒通身心。”從此,國臺酒業建立了以“通”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如今,國臺酒業的文化更加豐富,已經形成了“四美一通”的國臺酒文化論,即:精釀一瓶國臺美酒、陶藏一瓶國臺美酒、勾調一瓶國臺美酒、品飲一瓶國臺美酒,通達人生國臺酒。
在國臺老廠區的名人珍藏酒庫,你可以品嘗到令人驚艷的19年國臺陳釀。壇壇都能成為好酒,這得益于國臺人對“12987”醬香酒生產工藝的嚴格遵循。
國臺立足于茅臺鎮7.5平方公里醬酒核心產區,這里是生產優質醬香白酒的著名產地,獨特的水源、土壤、氣候構成的釀酒微生物環境渾然天成,造就了最正宗、最經典的醬酒。
主管技術和質量的副總經理徐強接受了《華夏酒報》記者的采訪,他是茅臺酒廠一代宗師李興發唯一磕頭拜師的嫡傳弟子,在茅臺酒廠有幾十年的實踐經驗,專業從事勾調工作30余年,是首屈一指的釀造大師。徐強超凡的釀造工藝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保證了國臺正宗大曲醬酒的品質與口感。
國臺酒業秉承茅臺鎮傳統釀造之法,精選當地優質糯高粱,汲取赤水河洞泉水,歷經端午踩曲、重陽下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基酒窖藏等繁雜工藝,再經名師盤勾、調勾、品勾,至少五年方出廠。
2011年,國臺酒業投資15個億建成了國臺酒莊。在國臺酒莊,你可以感受到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復雜之美。
國臺酒莊有獨一無二的復式結構釀酒車間。為了節約生產成本,尊重赤水河沿線地形限制,國臺酒業集團在國臺酒莊采用了上下兩層的釀酒車間,一層釀酒、一層攤晾,直接節約了一半用地,擴大了一倍產能。這與大多數白酒企業所采用的單層釀酒車間的不同,也是行業前無古人的創舉。
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國臺酒莊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欣樂說,在充分尊重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國臺酒莊還進行了技術創新,比如自主研發的機械制曲系統、自動化酒甑、數字化天地航車、全程密閉的酒管道自動輸送系統、信息化自動化儲酒系統、循環水系統等等。
國臺酒莊內的智能酒庫體現了管理先進性。國臺酒庫一共四棟,儲存五年以上醬香酒20000噸。在智能酒庫,入庫、檢驗、分類整理、上架、出庫等,均由計算機管理控制的機械設備來完成,完全實現智能化運作。
通過智能酒庫,國臺酒莊每一壇酒的酒精度、容量等成品酒基本信息智都能錄入電腦,每一個酒壇配獨立托盤,托盤上有二維碼標識,真正做到可溯源。人工取酒改為智能取酒之后,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更是杜絕了人工操作的誤差。
結合現代先進科技成果,國臺酒莊還首創了中國白酒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將“三級紅外指紋圖譜品質控制技術”應用到生產控制,提高了產品質量控制水平,降低白酒中對人體造成傷害成分的比例;開發了智能品酒機器人,實現了人工品酒與智能品酒的結合,使古老的釀酒工藝從僅憑經驗控制,上升到數字化、標準化的科學控制。
國臺酒業一直就是個新意不斷的企業。比如,聚合行業外經銷商的“超終端”模式、創新打造定制酒,制造互聯網爆款產品,成立“國臺領袖會”,采取共享經濟時代“股權激勵·廠商聯盟”新模式等,都引發了行業的高度關注。
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對我們說,2016年,國臺酒銷售額逆勢增長68%,中高端產品市場業績增長300%,單月銷量遠超1億元,業績表現亮眼。
國臺在茅臺鎮的崛起,一定程度上改寫了茅臺一支獨大局面,形成了新銳品牌崛起、百花爭艷的新格局。隨著這些醬酒企業崛起,整個醬酒消費熱潮已被帶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