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企業便是珍酒。
與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尋找中國最美酒廠”采訪團已經走過的很多酒企不同,珍酒的歷史淵源并不久遠,自1975年建廠至今,珍酒也僅僅走過了40余年。不過,這樣一家在行業中仍算作“年輕”的酒企,卻有著更多行業同仁所難以效仿的工藝優勢——唯一由原茅臺技術人員易地研制的優級醬香酒。
1975年,為了響應國家領導人“茅臺酒要生產一萬噸,讓老百姓都喝到好酒”的“萬噸茅臺”夙愿,中國科學院啟動了“貴州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中試)”科研項目,并將其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旨在通過維持茅臺酒獨特的釀造環境和工藝,進一步擴大茅臺酒產能。
珍酒所處的遵義市十字鋪,在地形、氣候、水源及生態環境等方面同茅臺鎮十分相似,經中科院、貴州省科委、茅臺酒廠科研專家及全國部分釀酒專家充分論證,這里成為了茅臺易地試產的“風水寶地”。
為了保證新試制的產品能夠達到茅臺酒的工藝水平和質量要求,試驗不僅以原茅臺廠長鄭光先為首的28位茅臺釀酒精英作為核心研制團隊,對茅臺酒生產工藝進行復制。甚至試驗所用的設備、曲藥、甚至砌窖池的青石,都從茅臺酒廠原封運至試驗廠區。
在珍酒辦公大樓旁,仍完整保存著茅臺易地生產試驗的車間原址。步入車間記者看到,車間內仍保留著當年生產試驗過程中的窖池、砂石甑等設備,而且至今仍被投入生產。墻面和頂棚橫梁上的斑駁痕跡,講述著那段充滿激情和使命感的歲月,專家與釀酒工人共同研究、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也仿佛重現于眼前。
在長達10年的試驗過程中,專家們進行了9個周期、63輪次的生產試制,多達3000余次的分析實驗,1985年11月,在白酒界泰斗周恒剛和季克良領銜的國家最高級別的業內鑒定會上,試制酒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在理化指標、衛生指標、新酒入庫合格率等方面均達到了合同要求。
在珍酒歷史展館內,記者看到了一份被珍藏起來的鑒定報告。其中的內容是當時專家鑒定會對于試制酒的評價:“色清,微黃透明,醬香突出,幽雅,酒體較醇厚……基本具有茅臺酒風格。”“盡管與市售茅臺酒仍有一定差距,但鑒定酒質量接近市售茅臺酒水平,同時有大量可靠的試驗數據及資料予以說明”。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同志為試制酒題詞“酒中珍品”,后來,試驗廠更名為貴州珍酒廠,珍酒品牌由此誕生,并沿用至今。
據工作人員介紹,珍酒在行業內有三個“唯一”:白酒業唯一的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白酒業除茅臺外唯一由原茅臺技術人員研制出來的優質醬香酒;唯一由黨和國家領導人命名的白酒。1989年,珍酒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及銀質獎。
與心懷為民的激情和理想共同萌發,傳承茅臺傳統工藝技術,珍酒開始了其不凡的發展歷程。2009年8月,華澤集團(今金東集團)全資收購貴州珍酒廠,將其更名為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并累計投入超過11億元進行增產擴能,進一步提高珍酒生產能力。
和當年茅臺易地試驗車間相對的,是珍酒新建的現代化廠區。貴州珍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雷安亮在采訪中表示,珍酒近年來始終保持著20%左右的增長速度,2017年還將進一步擴產30%左右。公司核心單品“珍酒·珍十五”在今年首季度銷售量,已超過2015年全年銷售額。“在生產、管理、渠道等方面打好基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的珍酒正逐步拓展新的市場,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雷安亮表示。
“珍酒對于華澤而言,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一個非常重要的品牌”,金東集團董事長吳向東表示,金東集團“信念堅定、意志堅毅、循序漸進、水滴石穿”的企業精神,也正是珍酒不斷發展的企業理念。
在新的發展階段,珍酒獨創了“一堅守、二嚴格、三變化、四穩定”的生產管理理念,產品多次獲得了包括中國白酒酒體設計獎、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金獎等殊榮。在產品展示區,包括茅瓶系列、窖藏系列、陳釀系列、封壇系列和鉆石系列等珍酒新開發的產品,正繼續書寫老一輩酒業人對于品質的苛求和對“為民釀好酒”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