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玻璃制品公司維修車間活躍著這樣一個能打硬仗的“突擊小分隊”,不管刮風下雨,無論嚴寒酷暑,他們年輕而忙碌的身影總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出現在搶修現場。
他們就是維修車間電工班哈力買買提·阿力木和楊增貴、馬曉磊。
并肩同行,互相學習
新入職的楊增貴和馬曉磊工作經驗少,師傅哈力買買提具有豐富的電器維修工作經驗,但不同民族語言不通,存在交流障礙,經過磨合,師徒三人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
電工需要膽大、心細,還需要扎實的理論功底做鋪墊。師徒三人利用閑余時間進行理論知識、崗位操作技能及安全的培訓。
哈力買買提喜歡上網汲取知識,看到簡單實用的維修知識,會及時分享給徒弟。遇到維文版的,哈力買買提就一點一點給他們翻譯,語言表達不到位的部分就用手比劃,很有耐心。
對于哈力買買提的付出,維修車間主任宋體平看在眼里。他說:“在師傅哈力買買提的指導下,這兩個小伙子迅速成長。尤其是楊增貴,實習第二個月就能單獨值班了,而且他的鉗工技術也有很大的進步,經他手制作出來的東西精美實用。”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年輕人團結協作,互幫互學,不僅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在私下里,也像一家人一樣。
初進公司時,哈力買買提的普通話很差,交流都有困難。但如今,他不僅能夠用普通話與人交流,還能給同事當起漢語老師,這巨大的進步與電工班同事的幫助密不可分。
馬曉磊感慨地說:“我們跟著師傅學技術,師傅跟著我們學漢語。我們在一起工作特別默契。下了班,我們一起玩,師傅還經常叫我們去他家吃飯呢!有這么一個師傅,我們倆覺得特別幸運。”
吹響“戰斗”的號角
5月25日,玻璃公司生產線的“心臟”——32平米窯爐出現問題,正在搶修。
作為服務型班組,電工班負責準備搶修所需的機器設備,并連接好線路,配合搶修。
當天,由于班長萬宇和依斯拉依·玉斯甫兩名大將有事不能參與搶修,哈力買買提主動擔當大任,帶領楊增貴和馬曉磊兩位小徒弟,沖在“戰斗”的前沿。
同時接到了“安裝等離子切割機,配合同事切割退火窯上的支撐架和更換司爐車間控制室的頻器調速按鈕”兩項工作任務后,哈力買買提帶著兩個徒弟迅速展開行動。
這邊,哈力買買提帶著楊增貴去取等離子切割機,那邊馬曉磊負責更換按鈕。
在拆除按鈕的過程中,馬曉磊遇到了難題。東西拆下來了,這么多線怎么連接在一起呢?
師傅哈力買買提聞訊而來,“先把這個馬達拆下來,再把這幾根電線一點一點焊接上去,最后把新的按鈕一起安裝上去就行了。”一番指導后,他又匆匆趕回自己的戰線。
33度的高溫下,師徒二人忙得不可開交,烈日炎炎,汗如雨下也顧不上擦。
不一會兒,馬曉磊更換好按鈕,趕來支援。你搬機器,我調整線路,他調試機器,三人配合得相當默契。
三個小時后,兩場戰斗終于成功結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很快,電工班又將踏上新的征途,為輸電線路、搶修設備的通暢保駕護航,用青春書寫人生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