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盧鵬起致開幕詞
四川劍南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君發言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盧鵬起巡視劍南春展場
9月8日,2017全球創新者大會(GIC)在深圳拉開序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和B20中國工商理事會等機構共同主辦,深圳市貿促委承辦,大會為期三天。會議期間,來自科技、商業、文化和自然等各領域的創新領軍人物,將圍繞“智慧的地球”這一主題就最新的技術應用展開跨界探討。四川劍南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君應邀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講述中國白酒技術創新領導者劍南春在傳承中創新的經歷。
開幕式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盧鵬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虎善、中信集團副總經理蔡希良分別發表講話,盧鵬起在致辭中表示,創新是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源泉,在歷次產業革命中都發揮了積極長效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提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創新要動力,將創新放在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
開幕式結束后,盧鵬起一行來到本屆全球創新者大會戰略合作伙伴劍南春展區,詳細詢問了劍南春產品結構以及各產品情況。
現實中的“鋼鐵俠”齊聚
暢談科技發展和人類智慧
作為全球創新者交流與合作的平臺,GIC迄今已成功舉辦了3屆,吸引了超過350名嘉賓在GIC的舞臺上,就各方面的高新科技發表了具有啟發意義的演講。
本屆GIC邀請到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共同獲得者Woodrow W. Clark,Watson AI全球業務咨詢服務部全球副總裁Terrence Hickey,谷歌醫師科學家Lily Peng,標準普爾全球數據辦公室亞太首席數據官安馬克,第77屆奧斯卡最佳特效導演安東尼·拉默里納拉,Hanson Robotics首席科學家、Humanity+副主席Ben Goertzel,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謝菲爾德大學校長Keith Burnett,發那科專務取締役兼機器人事業本部本部長稻葉清典,百度公司技術委員會主席吳華,京東集團首席技術官張晨,四川劍南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君,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等近百位全球頂尖科技創新團隊精英共同探討人機交互、人工智能、智能工業、科技教育、5G價值鏈等議題,為即將到來的智能生活做準備。
助力大會
劍南春為全球創意者喝彩
作為2017全球創新者大會的戰略合作伙伴,劍南春是中國傳統白酒行業中科技含量頂尖的企業代表。趙君在演講中表示,劍南春的釀造技術既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現代生物技術進步和創新的結晶。劍南春結合時代科技和需求,在白酒釀造技藝理論及實踐體系建設領域不斷地創新,目的就是為了在現代化的生產中,守護純糧固態釀造的傳統工藝。她強調,只有最精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守護和傳承祖先的味道,而味道正是中國白酒的靈魂。
在新世紀之初,劍南春就已開始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對釀酒微生物進行深入探索,取得多項專利研究成果。在酒體風味研究上,劍南春研究團隊率先使用到原子力顯微鏡,研究蒸餾酒酒體形態,成功獲得中國傳統固態發酵蒸餾酒的納米級聚合體物理形態特征。其酒體風味設計中心是中國第一批在整體釀酒工藝與白酒風味關系的研究機構。
傳承與創新
一瓶劍南春背后的故事
趙君介紹,國家級釀酒大師、劍南春總工程師徐占成提出酒體風味設計理論,并被譽為“中國酒體風味設計學之父”。在這之前,中國釀酒技藝更多的是一種“看一下摸一下”的經驗性技巧,在現代工業化生產中由于缺乏標準,并不科學。
中國白酒釀造最精髓的工藝叫做純糧固態發酵工藝,指的是用糧食原料粉碎后,拌上曲料,再入窖進行發酵的工藝。這是釀酒工藝核心中的核心。劍南春酒體風味設計正是在對純糧固態發酵工藝進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對用來培養發酵菌種的曲料——是一種糧食壓成的粗胚——進行科學總結,用現代生物學來解析它的關鍵指標,提高制曲工藝的技術含量,并制定出相應的生產標準。這能夠充分了解,在什么條件下,純糧固態發酵能達到最好的狀態,更有助于控制白酒釀造生產的整個過程,穩定地生產出高質量的具有優美滋味和香氣的酒,打造最完美的那一瓶劍南春。
拌了曲的糧糟要放入地下泥窖中發酵,泥窖中的微生物將帶給它們豐富的香味。2015年,徐占成總工程師帶領他的團隊在對劍南春的老窖進行分子學生物分析時,發現了一個新的呈香菌株,命名為生孢梭菌。這個菌株的發現以及創新應用將大大縮短新窖的老熟周期。
在曲料和窖泥微生物研究之外,酒體風味設計中心在糧食的選用上也堅持不斷研究,針對劍南春酒及其系列酒,做出精心而不同的的糧食配比:如支鏈淀粉高的糧食原料有利于玫瑰香氣和堅果香氣的誕生;粗纖維含量高有利于口感醇甜,以便能得到最佳的風味。
趙君表示,通過精密的研究,劍南春為其生產的全過程都制定了精細的標準。除了諸多工序中的工藝指標,一瓶劍南春的質量檢測的理化指標也達100多項。
劍南春最古老的窖池有超過1500年的歷史。從現代微生物的角度看,古窖池已不是簡單的泥池酒窖,而是集發酵容器、微生物生命搖籃于一身的載體。劍南春作為唯一載入正史的中國名酒,中國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在充分利用老窖池的優勢基礎上,發展科學化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傳承中創新,穩定地生產出高質量優雅風味的白酒,讓劍南春的品質在任何情況下都屹立不倒。此外這些數據指標,也為劍南春未來升級為智能化生產提供保證,讓劍南春的酒體風味一直走在行業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