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工匠精神”?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認為,“工匠精神”就是打造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她曾說過:“大部分人認為工匠精神就是把一個產品做成極致,這確實是工匠精神。但怎樣把產品做到極致?更重要的是心態——你的心中具有工匠精神,你的產品就一定能做成功。”
在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有這樣一群極具工匠精神的包裝女工。她們幾十年如一日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把工作做到最好,打造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
在伊力特8月初舉辦的“第九屆包裝技能大比武”中,大家再次見證了她們的工匠精神所在。
比賽背后的故事
包裝大比武知識競賽分筆試、知識競賽和實際操作技能競賽三部曲,來自公司四個釀酒分廠的40名包裝生產一線的女工參加比賽。
知識競賽環節需從每個單位的10名選手中任意抽選3名參加比賽,這意味著10名選手都必須背題。
參賽的包裝女工平均年齡40歲左右,在工作之余背100道題對她們來說比工作一天辛苦得多。為了加強記憶,酒二廠的參賽女工在比賽前一周,每天晚飯后相約來到廠部會議室背題,你抽題我來背,人人背的滾瓜爛熟。
酒一廠的參賽選手石曉玲每天吃過晚飯讓兩個兒子給她抽題,抽的孩子都不耐煩了,她卻不依不饒,直到背得準且快。參賽選手劉燕每天清晨跑步到附近的廣場去背題1小時。有的參賽女工在工作時,嘴里還念念有詞地在背題。
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意識,使她們將工匠精神延伸到各個環節,克服種種困難,展示著包裝女工的追求與風采。
巾幗展英姿
在包裝比武的打盒比賽環節,酒三廠包裝女工胡文文以3分鐘打盒28個全部合格的神話,將第一名輕松收入囊中。
酒三廠的包裝女工陳猶麗則以2分鐘貼標24個合格,奪得貼標冠軍。
在扣盒比賽中,酒三廠的包裝女工王玉芳以1分鐘扣盒19個合格的好成績獨占鰲頭。其他參賽選手也不示弱,緊跟其后。
據初步測算,包裝流水線上的一名貼標女工每天每人要貼2萬多張酒標。因漿糊在酒標的兩側各抹一下,所以要抹漿糊4萬多次,拿起酒瓶2萬多次。往瓶子上套絲網2萬余個,扣盒1.2萬余只。按照一次包裝2.5萬瓶500毫升的包裝量算,裝箱女工一天就得裝12.5噸酒……
常年累月的重復動作,早已使她們練成“專家”級包裝工——驗酒時瞄一眼便知酒瓶內有無雜質:流水線上的瓶子掃一眼就能準確找出或貼標不正,或噴碼斷點有瑕疵,或套絲網不標準等質量不過關的瓶子,從而保證了出廠成品酒的質量。
打造國優精品
在包裝比武現場,正在伊力特公司進行質量認證的中食聯盟認證中心檢查組專家目睹了這支技術精進、作風過硬的參賽隊伍后,對伊力特打造高品質產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該中心主任曾游對伊力特質量認證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在這十二年的認證過程中,伊力特現場的檢查符合國優認證的要求,現場抽樣產品每次送樣國家實驗室都通過,并通過了國家注冊認證品酒師團體的品評,這三項結果的綜合表明伊力特這十二年的認證質量持續地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要求。
“爭創質量一流,力爭滿足顧客,發揮科技優先,不斷超越自我”秉守24字的質量方針,使伊力特公司多年來先后被評為“全國酒類產品質量安全誠信推薦品牌”、“質量信譽AAA級”、“全國質量管理活動優秀企業”等榮譽稱號。2014年分別獲得首屆“兵團質量獎”及“全國質量誠信優秀典型企業”。
榮譽的背后,離不開幾十年如一日的汗水揮灑,更離不開對技術的執著和堅守。正因為有了更多精益求精,視產品質量為企業至高榮耀的“專家”級工匠,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伊力特才成為新疆的驕傲,走向全國,邁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