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松葉常青,古枝樹猶韌”,越有品質、越有價值、越歷史悠久的越值得收藏,當然,在酒行業也是如此,作為經久不衰的老品牌,“汾酒”和“竹葉青酒”一直備受眾多酒類收藏家的青睞,經常在各類拍賣會上獨領風騷,圈粉無數。
去年一壇汾酒賣出了229萬天價,而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山西酒博會上,一壇1987年產的20斤裝頭鍋原漿汾酒更以320萬元的天價成交,此事在行業內炸開了鍋,大家都驚嘆于“酒比黃金貴”。然而拍賣得主則表示然他毫不猶豫買下這壇酒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老酒稀缺,及其珍貴;二是汾酒年份真實。可見,人們對稀缺白酒的價值肯定。
那除了珍稀的封藏老酒,還有什么原因讓一壇酒就算是天價也會被人爭相恐后的拍得?
首看品牌價值
什么樣的白酒適合收藏?首先要看品牌,這也是白酒收藏者們的共識。產品的品牌價值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塑造的,都是需要經受市場檢驗,得到消費者普遍認可的,而傳統的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不僅有可追溯的歷史,而且品質穩定可靠,具有收藏價值,是白酒收藏界的寵兒。近幾十年來,根據數據顯示,一般的名酒升值都在5到10倍。極個別珍品、孤品漲幅達幾十倍乃至成百上千倍。
在京東商城,一瓶1986年產的40度500ml的竹葉青酒標價3480元;1993年產的竹葉青(長城)45度750ml標價1380元;2001年產的45度500ml竹葉青酒標價998元……這樣的價格遠遠超過了產品本身的定價,而在白酒收藏界,很難看到其他養生保健酒的身影。
“這是因為竹葉青酒在養生保健酒生產歷史久遠,市場認可度高,其在養生保健酒中的地位無可撼動,一般能在收藏界看到的養生保健酒,數竹葉青酒居多。”一位收藏竹葉青酒的20余年的白酒收藏愛好者表示。
竹葉青酒和名盛千年的汾酒,同產于汾陽杏花村汾酒廠,在1963年第二屆全國品酒會上,竹葉青酒獲得果露酒“中國名酒”稱號;第三屆及第四屆全國評酒會上,竹葉青再次獲得“中國名酒”稱號,其品牌認可和美譽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如今的竹葉青酒在堅守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不斷完善,其品質和功效都得到市場認可。在消費者追求健康的今天,擁有巨大的消費基礎和潛力。
收藏酒是一種文化的回歸
收藏應注重酒的文化和藝術品位越來越成為藏家的共識。藏酒專家稱:“酒文化,特別是中國的酒文化指涉很廣,它包括酒的釀造史、飲用史經營史、包裝裝潢史、廣告宣傳史、酒器酒具制造史等等。”正因為酒產品附有諸多文化內涵,其銷售價格并不完全由成本來決定。如一些年份酒,紀念酒因為其酒品本身所附著的文化背景成為是收藏的首選。部分高端白酒因其豐富的人文價值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青瓷竹葉青酒與竹葉青·徐朝興大師酒都滿足了收藏酒對文化價值的需求。一是竹葉青酒始于南北朝時期,融入我國的白酒文化與中醫藥文化,延續了中國古老深厚的養生釀造技藝;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泉青瓷始于五代,歷經艱辛后得以復興,又徐朝興大師燒制的青瓷已上升為藝術品范疇。兩者承載著中國深厚的文化,并發揚光大。
中國造的文化自信
汾酒與竹葉青酒在國際化道路上比很多白酒品牌走得更早更遠,不僅是由于汾酒和竹葉青酒為中國名酒,有千年酒文化積淀,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匠心釀造技藝;更是作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汾酒“入口綿、落口甜、飲后余香、回味悠長”,完美兼容了國際烈酒口感的口味,并以遠高于國際標準的品質,定義了中國白酒釀造工藝的藝術級水準和形態。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汾酒作為汾老大的責任與擔當。世界的一體化進程中,酒是傳播中國文化與價值的物質載體,中國白酒品牌對外展示的中國造的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與青瓷的跨界合作,是汾酒對中國文化的極大肯定和自信。
汾酒堅信文化自信是國家和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論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汾酒都在建立中國民族品牌的品質與文化自信。
稀缺性是酒類收藏的必要條件
今年重慶保利花園皇冠假日酒店,“大國技藝瓷酒合璧”青瓷竹葉青酒暨竹葉青·徐朝興大師酒鑒賞會上,即將面市的竹葉青·徐朝興大師酒的稀缺性同樣凸顯。
首先是竹葉青酒的生產工藝獨特,選用優質汾酒為基酒,充分發揮十多種中藥材的功效,既保證口感,又有抗氧化、抗炎、免疫力增強、保護肝臟作用。
其次是這款產品的酒瓶選自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且出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徐朝興大師之手,且限量發行,稀缺屬性可見一斑。
龍泉青瓷與竹葉青酒一樣,是中國人傳承千年的瑰寶,其內斂,大道至簡的風格特征成為中國瓷器的豐碑之一。徐朝興作為世界非遺名錄的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傳承人與領軍者,其作品不僅多次問鼎大獎,更被藏家收藏,陳列于國家重要場所如人民大會堂浙江廳的《83厘米哥弟窯混合梅瓶》。
不僅是在工藝還是精神屬性都不可復制的徐朝興大師親鑒青瓷配上兼具品牌、品質的竹葉青酒,相信一定會在今年重慶的秋糖會上大顯風采,展現國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