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食品飲料板塊最為活躍的產業,2006年白酒業,資本進進出出:雙溝寄情維維,孔府家幾度易手,酒鬼酒委身中糖,水井坊攀枝帝亞吉歐……
作為食品業的中堅,2006年,我國酒類發展好于往年,截至2006年10月底的數據,白酒產量331.25萬千升,同比增長17.7%,啤酒總產3108.51萬千升,增長13.8%,葡萄酒36.8萬千升,同比增長15.1%,黃酒48.47萬千升,增長15.8%。白酒業呈現回升態勢。數據顯示,2006年1-8月,白酒行業銷售收入為564億元,同比增長24.37%,利潤總額為60.4億元,同比增長24.84%。白酒產量和消費量回彈,白酒上市公司受到追棒。2006年,成為白酒的大年。
2006年,國家對白酒稅收政策調整,合并薯類白酒15%和糧食白酒25%的從價稅為20%,稅收政策向優質白酒傾斜。這樣,國家對白酒產業變打壓政策調為扶優限劣,宏觀環境更有利于名優白酒企業,市場份額和資源配比也向名優白酒企業轉移。同時,白酒作為烈性酒種,消費結構也繼續向優質白酒轉移,低劣白酒市場空間持續萎縮。
去年年初,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白酒提價,成功釋放了市場風險,也攪動了白酒行業一池春水,使白酒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名優酒企市場份額穩步擴張。2002年,白酒銷售前十名的企業,所占的白酒市場份額是40%左右,2006年上半年,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劍南春、汾酒等前五強企業,銷售收入占整個白酒市場39%的份額,銷售利潤率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006年末,白酒板塊再度整體飄紅,一線品牌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水井坊漲幅達5%以上,伊力特、山西汾酒、皇臺酒業和沱牌曲酒更是漲停。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出現投資者追漲白酒的情勢,一是看好年內第二次提價后,白酒企業毛利率進一步上升;二是多宗并購重組事件接連發生,白酒中游企業有望再次激活。
近期,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發生在白酒業的并購主要有四宗———孔府家先是與合作三年的萬基分手,繼而傳出轉讓給河套酒業的消息,但日前又發生變故;酒鬼酒在險被摘牌后終于找到中糖集團這個“婆家”;雙溝酒業納入維維股份的食品板塊;水井坊則“投靠”洋品牌帝亞吉歐。
這四起并購事件“攪亂”了國內白酒行業既有格局,資本和品牌的競爭愈加激烈。
這其中,維維入主雙溝可以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同樣是江蘇省的知名品牌,同樣是食品飲料板塊,由維維股份并購雙溝酒業應算是“行業內部消化”。當2006年11月14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宣布入主雙溝酒業時,業界并沒有感到詫異,畢竟二者有著地緣關系,而且此前維維的報價也是所有意向者中最高的。
維維將如何運作雙溝?雖然維維在豆奶行業具有不可撼動的領導地位,但對白酒市場卻并非熟悉。據維維股份公司負責人透露,介入白酒行業是維維長期以來的打算,維維將利用已有的渠道和網絡,將“蘇酒”打造成中國的高端白酒。
目前,雙溝擁有“珍寶坊”和“蘇酒”兩個中高端品牌,中低端則以“雙溝”為主。雙溝酒業的底子不錯,維維攬得雙溝,是一個大利好。
2007年1月15日,滬深股市以白酒板塊為代表的消費升級板塊大幅上攻,貴州茅臺每股101.47,增長4.65%,茅臺一舉突破100元,成為當前滬深兩市第一支超過百元的股票。
貴州茅臺突破100元整數大關,帶動酒類板塊大幅上攻,山西汾酒增長6.82%,古越龍山漲幅達6.16%。
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說:“河流在移動,必有黑鳥在飛。”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田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