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披著茶廠外衣,廠門口還設置4個監控探頭,每天進進出出的貨物竟然都是“五糧液”、“金六福”等假名酒。10日,福建福州城門派出所、倉山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倉山區工商局聯合執法,一舉端掉了這個制假酒窩點。執法人員在現場查獲了3000多瓶假酒,以及用于制假的空酒瓶近5000個,其中,假五糧液包裝好的達1620瓶,未包裝但酒瓶已灌好酒的有1236瓶。(見12月11日《海峽都市報》)
假名酒流向社會,不但沖擊了真名酒的銷售市場,更是欺騙了消費者。對這些制假售假者,有關部門必須嚴厲打擊。但筆者以為,在打擊假冒名酒的過程中,名酒企業也應該采取主動的措施來防范。
假酒之假,假在其瓶內之酒,而非其瓶之假。這些造假者所用的酒瓶,可都是真正的真名酒的酒瓶。把假酒往真名酒的酒瓶里一裝,誰能知道真酒瓶里的酒不是名酒而是假酒呢?
如果這些造假者沒有這些真名酒的真瓶,他就不可能造出足以亂真的假酒來。要想讓假名酒徹底消失,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讓造假者找不到真正的名酒瓶。但如何讓真名酒瓶不被造假者所掌握呢?這就需要名酒企業動點心思了。
筆者以為,有兩個方法可行。其一,是高價回收名酒瓶。現在的名酒瓶,名酒企業并不回收,而是放任自流。這些瓶子很容易就被造假者以幾元的價格收購過來。如果名酒企業出較高的價格回收,流落在外的名酒瓶就會少很多。其實,這樣的回收對名酒企業來說有兩個好處。第一,回收的酒瓶經檢驗合格后完全可以再用,名酒企業可以節約一定的成本;第二,每回收一個真酒瓶,就讓社會上少了一瓶假酒的可能。這對市場和企業的形象而言都是好事。
其二,設計一開啟就報廢或無法再使用的酒瓶。依目前的技術而言,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
打擊假名酒,就是對真名酒的保護。盡管有政府職能部門,有民間打假人士,也有消費者的維權,但這些都不足以讓假名酒徹底消失。如果名酒企業能對真酒瓶動點心思的話,相信會是對假名酒的致命打擊。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徐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