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漲價已經成為白酒市場發展中一個不爭的事實。自2003年以來,中國白酒類產品的漲價一直在悄悄進行之中。2005年,中、高檔白酒的年消費總量在2萬千升左右,且每年保持了15%的漲幅。2007年,白酒漲價的腳步已經無法停止,它已經成為中國白酒業發展大環境下的一個必然趨勢。
原因
白酒產品漲價不止,是市場環境的大氣候和小氣候相結合的結果,但其主要還是由于白酒市場內部規律的作用。
從收入增長角度看:白酒漲價的根本原因還在于跟人們的總體消費水平上升有關。 人們收入的增長、消費水平的提高,是白酒漲價最主要的動力。有關分析表明,中、高端白酒“價格/收入”比從1990年的25%下降到2005年的8%。從原材料角度看:原材料上漲也是白酒漲價的直接原因之一。
從市場競爭角度看:白酒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正呈現進一步增強的趨勢。經過近幾年白酒業的市場洗牌,很多小牌、雜牌的品牌已經不見蹤影,剩下的基本上是有生命力的品牌,行業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白酒的漲價是中國白酒市場走向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標志,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品牌集約化,做大品牌和大市場已成為中國白酒的前進方向。
從經營經驗角度看:市場從業人士都知道,“物美價廉”只是作為產品的廣告宣傳口號,真正優秀的產品,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已經注定了它比一般普通產品更為昂貴的事實。無論是原材料的選用,產品品牌的打造、理念的融入、工藝加工等前期的投入,還是后期的終端運作和營銷手段,“物美”的產品一定都會較其他產品成本更高,投入更多,也只有這么全方位地經營,才能迎合消費者的喜愛。
從營銷角度看:白酒漲價是白酒產品,特別是一線產品品牌提升的需要。新品牌的崛起,新產品的誕生,無論是價格還是整體市場營銷上都對一線的老名酒品牌形成或多或少的壓力,因此老名酒也就必須通過提價保值來繼續引領其老牌高端名酒的形象和地位。
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隨著白酒市場的迅猛發展,原有的白酒利潤體系已經不適用了,難于對經銷渠道體系進行正常的市場管理,只有通過漲價拉升空間,留出市場管理費用來進行正常管控。
影響
1.為區域性二名酒騰出空間 。就目前中國白酒行業的整體情況而言,白酒產品的終端競爭將延續,目標人群、公共關系、 政治權力、市場細分、 市場選擇更加重要。同時我們更清楚地看到,全國性強勢品牌很難出現,區域性品牌優勢明顯。并且區域品牌在同區域內受其他品牌沖擊下,將不斷更新、淘汰。而老牌一線名酒漲價后留下的原有價格帶就為區域性二名酒騰出了成長空間。
2. 一線名酒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未來幾年,“茅五劍”等名酒在品牌體系、網絡體系、執行體系等方面會越來越強大。綜合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壯大,使得這些巨頭擁有更多對市場的操控權。從最近兩年的情況來看,“茅五劍”等巨頭始終把價格這個“殺手锏”握在手中。在“何時漲、漲多少”的問題上,它們始終牽制著行業的視線。
當所有的酒廠幾乎都奔高端白酒而去的時候,這幾個最有資格和資本“賣高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價”的名酒,不會停下它們提價的步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在某一時期所到達的“價位線”,將是其他高端白酒在制訂價格時的一個重要參照。
3.白酒高端競爭走向競合。 五糧液的提價給洋酒讓出了上升空間,造成了三大洋酒品牌的持續增長,平均年增長在30%左右。
一瓶五糧液400多元,一瓶750ML的軒尼詩700多元,一桌人絕對不止喝一瓶五糧液,而洋酒一瓶就夠了,因為它更有價值感!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高檔白酒最大的對手不是自相殘殺,而是三大洋酒品牌——人頭馬、軒尼詩和芝華士。白酒漲價是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眾多由此受影響的白酒品牌及廠商,只有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好這次機會,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