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酒的釀酒歷史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遠古時期,千百年來,經過歷代太白人的薪火相傳和不斷改進,使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太白酒得以獨樹一幟、傲立群雄,成為西北酒業崛起騰飛的代表和一枝耀眼的奇葩。
白酒,作為中國最具傳統文化內涵的精神性消費品,隨著改革開放的迅猛發展,中國白酒市場也狼煙四起。營銷理論不斷推陳出新,白酒營銷思想隨著運作實踐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加地完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新型營銷一經推出并在實操中得以成功,立即會被同行爭相模仿。因此,白酒營銷戰略也就由深化急速發展為惡化,戰略戰術的同質化越演越烈,各大實力雄厚的經銷商及商家更是推波助瀾。
終端營銷即將成為過去式,創新整合營銷已經在市場運作中初見端倪。放眼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現有的全國性知名白酒品牌依然會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而后起之秀要想在全國市場中強勢稱霸,幾乎是很難。正因為如此,區域性白酒品牌的優勢就顯得更為突出,不斷更新、淘汰、向前發展,各地“藩王”都不斷以領先優勢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順大勢,做大事,越是亂局企業就越有希望成為個中翹楚。有效的戰略如同鋒利的刀尖,超強的品牌實力宛若刀刃,強有力的差異化細分定位正是刀柄,完善的終端盈利模式,固若金湯的組合,儼然一把巨大的戰刀。從區域市場到全國市場,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太白酒業率先發布了“大企業、大市場、大發展、大目標”四大發展戰略。
大企業,不僅僅是規模、產值大,更應該是格局大。一個企業只有擁有海納百川的格局,才能謀大智,成大事;大市場,從區域市場到全國市場,每走一步都需要我們太白酒業人付出巨大的汗水和辛勞;大發展,更需要我們全方位地調整自己;大目標,要求企業眼光要遠,太白酒業需要的是海闊天空的想和腳踏實地的做。
要想真正做到上述四點,筆者看來,需把握以下“十二字原則”:
穩:平穩發展,穩中求進。在營銷戰例中有許多如此的事例:“紅星”二鍋頭,多年來不溫不火,持之以恒,穩步操作,高舉“清香”大旗,走出北京,奔向全國;還有“諸葛釀”、“稻花香”、“黑土地”……反之則是諸如秦池集團的曇花一現。
準:注重調研,瞅準時機,迅速出擊。對整個市場的渠道網絡操作要準確,終端構建管理要準確。目前,中國的白酒營銷仍然是處在決勝終端的時代,因此,太白酒業既要保證白酒渠道各個環節的暢通,同時又要強化太白酒業品牌的管理戰略,對于口碑營銷更是要進行不斷地加強。
備:戰略規劃要長遠,品牌內涵要持久,戰術方案要多套(甚至一地一案),新品研發要多備 ,“一招鮮,吃遍天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
精:精心耕耘,付出總有回報,“浮華背后是過眼云煙”。打造“百年品牌”不是靠炒作,要靠進步中積累并持之以恒。
沉:營銷渠道下沉,銷售重心下沉,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與終端的消費者緊密接觸,了解他們的“喜、悲、哀、樂”,讓他們實實在在地了解產品,體會到產品的優點,才能形成永久的、真正的品牌。
活:活力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源動力”,企業有活力才能帶來創新,對于企業而言,營銷創新是見效最快,最具經濟價值的戰術,它不同于產品的創新,需要大量的人、財、物,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研究、開發、實驗、調研等。
人:企業最大的財富是人才,人才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企業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忠誠的千里馬,因草料原因,跑到對手圈內;眼里的一群劣馬,跳出五指山,均成了百里馬、千里馬;圈里的新千里馬被老劣馬壓在身下,你卻熟視無睹。
核:過去銷售,突出個人英雄,現代營銷,強調團隊精神,以團隊的智慧、力量共同出擊,強勢的核心是團隊執行力、凝聚力、創造力的保證。
信:誠信營銷,長久發展。現代企業營銷,強調的是先滿足客戶需求,客戶滿意了,公司才能創造長期的利潤。客戶的滿意度是企業發展的“生死決”,你能忽悠客戶走兩步,他還會走第三步嗎?
心: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有許多企業,既不是市場“短路”,也不是品牌“沒落”,更不是產品成為“狗不理”,但由于企業內部,特別是高層的勾心斗角,爭權奪利,而導致企業分崩離亂,陷于萬劫不復的深淵。
狠: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面對復雜的市場策略和競爭環境的波云詭異,太白酒業人必須果斷做出抉擇,堅持努力拓展、堅持落實政策,面對問題,迅速找出癥結所在,毫不留情地解決問題,一劍封喉直指問題核心。
奇:企業要做的不是彌補短處,而應該發揚優點,強化差異,因此,對于太白酒的經營突破,我們要做的不是繼續留在紅海之中搏殺,而是應該進一步的尋求自身差異化,找出與合作伙伴、與市場、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關聯點,找出最根本的信任點所在。
酒,賣到最后是在賣什么?酒,賣的還是酒,是它本身的品質和文化,營銷模式的顛覆和創新,以及穩健務實的經營心態,持續的品牌投入意識。
賣酒如做人,人品即酒品,酒要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其經營者的人格和人品也必須被認可。太白人適應市場而變,順其自然,體現了太白人的大手筆,大智慧。相信太白酒廠的成功,太白人誠實的人品和誠信的經營理念,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也能給中國酒業注入一縷太白清風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尹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