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高粱酒被譽為“臺灣第一美酒”,與阿里山、日月潭并稱“臺灣三寶”,在臺灣占有70%的市場份額,年銷售額折合人民幣近30億元。
“在金門的餐廳吃飯,你幾乎很難看到不喝金門高粱酒的人。這說明金門高粱酒已經跟金門民眾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了。”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榮文說。1952年9月,在金門縣金門城南門外創設九龍江酒廠,1998年2月,企業正式改制為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金門高粱酒上檔次、上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習洋酒,脫下長衫夜場競風流
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場,李榮文對白酒和洋酒市場分別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研究,最終選擇了一個突破口——夜間娛樂場所。在他看來,白酒是中國的國粹,保護它、發展它責無旁貸,但一味強調歷史是沒有用的。設想一下,一個人在酒吧、夜總會、KTV里抽著雪茄,桌上卻放著瓷壇白酒,那是不倫不類的。在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時代,白酒需要向洋酒學習很多東西,諸如在時尚、品位、身份等方面進行轉換,從而把洋酒酒瓶的時尚元素與白酒的獨特香型巧妙融為一體。這種創新與嘗試,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新鮮的、令人愉悅的美好體驗。換句話說,只要與時俱進不斷創造出流行飲用新法,白酒才能“脫下長衫”,走進現代族群中,引領時尚消費潮流。
為了讓白酒從洋酒壟斷的夜間娛樂場所分一杯羹,他從“白酒和洋酒誰也不能替代誰,而應互為依托、共生共進”的觀點出發,巧奪天工地改變白酒的包裝瓶型,以求給白酒外觀包裝注入時尚元素,從而更加適合夜間娛樂場所的氛圍和基調,不知不覺間走進夜間娛樂消費群體。
針對夜間娛樂消費群體那“白酒加上冰塊、檸檬或其他飲品,口感就會變得不佳”的狐疑,李榮文經過反復實驗得出明確結論:濃香型白酒的香氣過于濃郁,加上冰塊、檸檬或其他飲品之后,白酒本身的香氣會將它們的味道統統遮蔽,而清香型白酒的香氣淡而優雅,加上冰塊、檸檬或其他飲品之后,很容易調出各種口味和香氣的酒來。在此基礎上,他不僅在夜間娛樂場所主推30度的低度金門高粱酒,而且不時舉辦調酒大賽,從而創新出了自釀(DIY)自飲白酒的全新飲酒范式。為了消除“在夜間娛樂場所喝白酒掉架子”的人為偏見,他巧妙借鑒很多人飲用金門高粱酒先冰鎮的喝法,在夜間娛樂場所全力推廣“凍飲”喝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夜場常客,從而打破了洋酒在夜間娛樂場所“一股獨大”的強勢地位。
乘著成功挺進夜間娛樂場所的東風,從創新白酒喝法中嘗到無盡甜頭的李榮文,又將目光瞄準了愛趕時髦的年輕消費群體,“只有抓住了青年,才能抓住未來。要提升年輕人飲用金門高粱酒的興趣,創新喝法是唯一可行的有效舉措。”李榮文說。
借鑒派對,八達樓子桶酒釋激情
在收集年輕人飲酒新習性資料的過程中,李榮文逐漸對“狂野派對”(Rave Party)活動中的“桶酒喝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世界三大“狂野派對”勝地之一的泰國帕岸島,每到月圓時分的“滿月”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自助旅行者)和電音族(電子音樂迷),都會成群結隊來此朝圣。在前往參加海灘“滿月派對”(Full Moon Party)的道路兩側,每個店鋪門前都會擺滿各種酒桶和各式酒品飲料。背包客和電音族自己選好酒的口味、加上冰塊、仔細調和,然后裝進酒桶,提著涌向海灘,在音樂的熏陶下,在桶酒的催化下,無拘無束狂歡到天明。
為了讓島內年輕人也能領略“狂野派對”開懷暢飲的百般愜意,2006年11月,李榮文專門為“桶酒喝法”打造出了30度金門高粱酒——八達樓子,并將泰國帕岸島的“滿月派對”演化為獨具臺灣特色的“海洋音樂祭”。每當到了“海洋音樂祭”期間,島內年輕人蜂擁而至,在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營造的幻景中,聽著超強(High)搖滾,看著超辣比基尼女郎,喝著八達樓子桶酒,充分享受著青春年少的無窮活力。
應對世貿協定,審時度勢注冊商標
在李榮文的精心運籌、巧妙經營下,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占有臺灣白酒市場80%份額,穩居“臺灣第一白酒”顯赫位置。但不容忽視的是,由于金門高粱酒的主戰場仍囿于臺灣市場,以至于出現了“島內熱銷,島外冷清”的不正常現象。能否越過這個坎,對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為了突破這一發展瓶頸,積極應對世貿協定帶來的挑戰,李榮文審時度勢確定了主動出擊的全新發展戰略,1999年7月,李榮文主動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轄的商標局,申請“金門高粱酒”的商標注冊。不過,由于大陸《商標法》禁止以地名作為商標使用,故而商標局三次駁回了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金門高粱酒”商標注冊申請案。三次的出師不利,并未澆滅李榮文申請“金門高粱酒”商標注冊的熱情。2003年12月,李榮文一方面與國務院臺辦及商標局積極溝通,另一方面與嫻熟大陸法律的專家密切配合,最終獲得了商標局的認可。
2005年11月,“金門高粱酒”獲得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轄的商標局頒授的商標注冊證。“金門高粱酒商標,雖然與行政區劃名稱相同,但通過長期有效的使用,在臺灣及大陸地區獲得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取得大陸的商標認證,為我們開拓大陸市場提供了堅強的法律后盾。這不僅可為我們的營銷活動保駕護航,而且有利于我們進行有效的打假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李榮文表示。
獲取純糧標志,循序漸進開展營銷
“獲得大陸商標認證,僅僅只是取得了進軍大陸白酒市場的合法通行證,而要搏得大陸民眾的歡心,還得張揚自己的獨特釀制工藝和綠色天然品質。”為此,李榮文潛心研究起了“純糧固態發酵白酒”。
2006年11月,李榮文開始著手這一標志的申請工作。2007年7月,他專門邀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的9名專家親赴金門,對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環境、原材料、生產設備、工藝流程、品質控制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檢測設備等進行實地審核;8月,金門高粱酒終于獲得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頒授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這一利好消息,讓李榮文更加堅定了開拓大陸高端白酒市場的信心和決心。
有了商標認證和純糧標志這強勁雙翼,李榮文底氣十足地拉開了架勢,“臺灣心,中國情,兩岸一家親;送親朋,迎好友,金門高粱酒”的營銷拓展戰開始打響。
針對大陸消費者買酒看重包裝考究的消費喜好,金門高粱酒專門推出了帶有包裝盒和禮品袋的金門高粱酒;為了適應大陸消費者買酒不是選擇500ml瓶裝就是選擇250ml瓶裝的購買特性,他一改金門高粱酒的大容量瓶裝習慣,專門推出了適合大陸消費趨向的新款金門高粱酒;基于“我們在大陸的市場運作不會急于求成,我們要做的是踏踏實實把市場做好”的理性認知,他確立了“點狀布局、重點突破”的拓展方略,立體化全方位拓展大陸市場;基于“金門高粱酒的未來不在臺灣而在大陸,但如何做好市場是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努力”的見解,李榮文大膽采用了專銷代理與區域試銷相結合的模式層層推進,在代理商的選擇上看中本土化人才,以求獲得“天時、地利、人和”的超值效應。2003年,在廈門設立酒類貿易公司;2004年,先后在福州、泉州開設專賣店;2006年,先后挺進河南、河北、天津、江西;2007年,先后進駐安徽、山東、遼寧。
2007年8月,金門高粱酒獲得了中國名酒博覽會組委會頒發的“中國最受消費者喜愛的酒類品牌”榮譽。面對一個又一個好消息,李榮文對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永續經營前景信心倍增。“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以消費者為導向,以消費者的習慣、特性、接受度為依據,全方位拓展白酒文化和白酒藝術,切實鞏固臺灣市場,繼續拓展大陸市場,全力挺進世界市場。”李榮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