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0萬千升的年產量落到不足300萬千升的低谷,再到如今400萬千升的狀態,白酒行業演繹了一曲“悲喜劇”,也讓白酒行業走上了成熟、穩健的道路。值得關注的一幕是,目前白酒行業的銷售額及利稅額的增長比率要大于銷售量的增長,這說明“喝少一點、喝好一點”成了大家的共識,說明了白酒回歸了它用來交流、溝通的媒介本質。
不過,營銷模式的千變萬化、渠道管理的錯綜復雜、招商工作的難以為繼,再加上外資的逐漸滲透,白酒行業的未來是一副什么場景,中小白酒企業將何去何從?
1.行業進入寡頭競爭時代
一個縣一個酒廠的畸形行業形態注定了白酒業的下滑趨勢,而瘋狂的廣告營銷時代,則讓白酒行業經歷了一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洗牌運動,酒廠數量急劇減少, 行業隨之進入急速下滑狀態。
但任何危機都預示著機會的到來,五糧液的OEM品牌打著五糧液的品質保證大旗一路上攻城略地,白酒行業隨著金六福、瀏陽河紅遍大江南北也誕生了中國最大的白酒大王五糧液。五糧液的崛起又帶動了大批的名酒復蘇,消費者的覺醒又給了眾多的中小白酒企業當頭一棒,做白酒成了有錢人的資本游戲。
以廣東市場為例,以前攻打廣州市場如果能夠做2000萬的預算是超級海量投放了。現如今,投2000萬打開廣州市場就只能去忽悠外行人或者不懂酒水行業深淺的人。所以說,古綿純、皖酒王、諸葛釀在廣州的成功是抓住了歷史機遇;東方喜炮、宋河等大量品牌的飲恨沙場是沒有看到競爭形勢的轉變;而后期崛起的稻花香、高爐家、開口笑則是準確預估了市場形勢,備足了彈藥才取得后來居上的成功。
很多中小白酒企業偏安一方,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沒有預估到風險,這種悠閑自得的農家生活很快就會被打破。如今,還沒有發現資本攻克不了的地方。口子窖的“盤中盤”前幾年之所以大行其道,就是扛著資本的大旗在狼吞虎咽,而近兩年的偃旗息鼓也是因為在攻打市場時遇到了更厲害的資本狙擊手,在龍爭虎斗中搞得兩敗俱傷。
2.地方名酒與全國性名酒的對決
近兩年的名酒復蘇不但是全國性的名酒復蘇,也包括地方名酒的整體崛起,這是消費者整體作用的結果。當消費越來越向名酒集中的時候,全國性名酒和地方名酒為了自身的發展和勢力范圍勢必會上演一幕幕決斗的好戲。筆者看來,全國性名酒更應該在中高檔價位上多做文章,而地方名酒(相對于中小白酒企業來說)則可考慮全系列覆蓋,但應該實施雙品牌或者是多品牌策略,以對應消費者的需求。
全國性名酒的推廣在未來也會形成自己的重點投放,而地方名酒在做實大本營市場的同時也會遵循邊際擴張原則,實施碉堡戰術推進自己的市場領地。只要各自不出現戰略性的失誤,這種對決狀態未來10年內會一直存在。
地方名酒之間的戰略要地出現覆蓋的幾率非常大,當自己所在市場已經運做得無法擴張時,到別人的一畝三分地搶飯吃就成為必然,皖酒與徽酒就是典型的例子。微酒搶攻相鄰的江蘇市場,皖酒爭相搶攻相鄰的湖南市場都是這種營銷思維的體現。還有一種趨勢就是地方名酒紛紛殺向那些沒有地方名酒的省份,譬如近幾年的廣東市場、浙江市場、福建市場等就成了好些地方名酒的樂土,也確實成就了不少地方名酒的戰績。
地方名酒與地方名酒的戰爭打起來會比地方名酒與全國性名酒的對決要更慘烈、更殘酷一些。因為資金相當、實力相當、品牌定位雷同,地方名酒的自身對決更像是一場肉搏戰,比拼的更多是耐力和執行力。
3.外腦系統化,媒體導向化
翻看一下白酒行業功成名就的企業名單,或多或少都會有外腦的身影在閃現。對借用外腦,筆者認為一是不要盲從,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外腦介入后能夠扭轉乾坤上,因為你自身對企業的熟悉絕對比外腦要多;二是有所聽、有所不聽,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出自己的判斷;三是先試點,成立獨立的項目部。與咨詢公司合作在未來的行業里面會成為主流趨勢。
媒體在行業里面扮演的角色會逐漸淡化功利色彩而成為行業的導向,而跨行業媒體合作對消費的引導作用會更加明顯。很難想象一年四季不被媒體關注、不在媒體拋頭露面的白酒品牌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4.超級酒類運營商現身
福建吉馬、北京朝批、上海海煙、陜西天駒等一批酒類超級運營商在未來會進一步做強,酒類運營商的聯合在未來也會成為一個趨勢。隨著這些超級酒類運營商對網絡掌控和優質品牌壟斷經營權的進一步加劇,外來品牌在當地要想有所作為,這些超級酒類運營商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門檻。
超級酒類運營商的出現會打破生產企業與經營性企業的融合,酒類運營企業在貼牌、代理逐步正規后為了攝取更多的利潤會向上、向下擠占資源。譬如向上收購酒廠、向下開設酒店和名煙名酒連鎖店。甚至會出現專業的品牌運營商或者品牌輸出商,超級酒類運營商手中握有多個自己打造的或收購的酒類著名品牌,你想代理就只能去找它要,而它自身卻不負責具體的銷售,只負責品牌的打造和品牌升值。
5.買斷品牌在地方名酒盛行
買斷品牌成就了五糧液的霸業,也快速提升了瀘洲老窖的市場份額,但自從五糧液提出瘦身計劃,買斷品牌似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不再在行業里吃香。其實,買斷品牌本身并沒有什么錯,是行業自身把買斷品牌進行神化后又自己把它打倒。買斷品牌的衰落是指全國性買斷品牌的衰弱,源于買斷品牌的經銷商買斷品牌后并沒有足夠的資金運做全國市場,大多數是抱著招商圈錢的心態在搞品牌買斷。
以后的品牌買斷不僅會存在,而且還會成為地方名酒的主流趨勢。品牌買斷之所以受青睞就是因為買斷品牌可以跟隨廠家的主導產品做市場并更能夠滿足部分經銷商多賺錢的心態。做地方名酒的品牌買斷對買斷商來說風險會小很多,地方名酒在本土市場本來就是非常強勢的,所買斷的品牌放在本土銷售就會非常安全。
需要提醒地方名酒廠家的是,要把握開發的度,尤其要把握好買斷品牌的定位,不能讓買斷商一通胡搞去傷害消費者的利益、傷害品牌形象,要事先約定好雙方的責、權、利,明晰開發品牌的市場定位。
6.職業人才涌入白酒業
人才互流在其它行業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在白酒行業也就是近兩年的事情。隨著一些名酒企業開發外地市場的需要,那些深諳白酒市場操盤手法并有一定團隊帶隊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在白酒行業越來越吃香。而咨詢公司、獵頭公司的興起又為這種交流提供了一些極好的溝通、交流平臺,白酒行業這兩年的快速反彈和發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展不能不說是得益于這種職業化人才步伐加快的結果。
有一個趨勢是外來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在快速流向白酒行業。近兩年,啤酒行業、飲料行業、家電行業、甚至醫藥行業的營銷人才也在加速向白酒行業流動,也給行業帶來了許多新氣象。行業外人才的涌入給白酒這一古老的行業注入了許多新鮮的氣息,也提升了行業的發展和營銷水平。
7.外來資本加速進軍白酒行業
隨著水井坊被外資入股,中國的最后一塊行業處女地被外資攻破,這是一件好事。國內的行業外資本進入白酒行業后誕生了諸如金六福、瀏陽河、小糊涂仙等國內著名新興白酒品牌,外資的進入勢必會催生更多的白酒強勢品牌并給行業帶來福音。
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就更沒有消費者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應該歡迎外來資本的介入。我們需要做的是,白酒5000年文明的結晶應該由我們輸送到世界各地供世人共享,而不是躲在這沒有喧囂的地方靜待他人改造和奴化。只有這樣,我們才算真正用好了外來資本這張王牌并為我所用。
白酒行業的未來趨勢還有白酒細分,包括消費者細分和渠道細分兩大塊,也有促銷方式的變革以及營銷模式的革新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敘述。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社會高速前進的時代預測白酒行業發展的趨勢,著實是件很艱難的事情。況且,有些事情并不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就能夠改變的,猶如營銷的本質,真正的營銷就是如何去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并設法引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