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的變遷,在文化營銷上,白酒也不斷推陳出新,看看今天的市場格局,獨領風騷者大多都充滿了新型的活力。當然,稱其為新銳并不確切,因為他們大多都已久負盛名,只是在市場的指引下,利用外部契機不斷實現著自身的蛻變,國窖1573之于瀘州,水井坊之于全興,藍色經典之于洋河等等都詮釋了各自一種全新的理念。
在人們艷羨這些品牌取得成功的同時,難免也會產生幾許疑惑,曾經作為酒類拓市利器的傳統積淀,是否已經退居了次要地位,甚至無關緊要了呢?針對這一問題,牛欄山二鍋頭近年來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走過的發展之路也許值得深思與借鑒,作為“中華老字號”這樣具有深厚歷史積淀的傳統品牌,他們通過不斷發掘新亮點顯活力,發展的步伐也越邁越快。
2006年,企業銷售額已突破8億,牛欄山酒廠張樹峰書記表示,從市場的發展和白酒品牌格局的演變來看,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消費的理性化,白酒企業對于傳統工藝與品牌的傳承,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問題的核心在于,這種傳承并不是一味地沿襲,而是要用一種創新的心態去對待和把握,最終的目的是讓傳統品牌獲得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影響力引導消費者
據張樹峰介紹,“牛欄山二鍋頭”自清朝時期就已經享譽京城,此后一直牢牢占據北京白酒市場的主流地位。1952年,北京牛欄山酒廠在“公利號”、“富順成”、“義信號”和“魁勝號”四家老燒鍋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市場地位得到提升,“二鍋頭”幾乎成為消費者對于日常飲用白酒的代名詞。1999年,“牛欄山二鍋頭”被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正式授予了“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去年12月,又成為商務部重新評選的第一批中華老字號之一,傳統品牌“牛欄山二鍋頭”的市場影響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市場新形勢下,影響力與競爭力之間不能直接劃等號,“牛欄山二鍋頭”又是如何將其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轉化為競爭力呢?張樹峰表示,要把產品做到叫好又叫座,需要企業充分展示一個傳統品牌獨特的魅力,而這種展示決不是空洞的叫賣與吆喝。對此,牛欄山酒廠提出了整合資源,全力打造中國二鍋頭“第一品牌”的戰略構想。
“在實現這一系列戰略目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心態,不能使規模和傳統的優勢成為橫亙在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鴻溝,相反,應該將其作為與消費者推心置腹的一種理由,體現的是傳統老品牌對消費者的體貼關懷。”張樹峰說。
牛欄山以此為指導,提出了“展示企業后廚”的概念,即通過積極主動地對外展示, 宣傳企業的歷史、產品、廠容廠貌、規模、風土人情,從而讓消費者進一步了解、認知企業的生產環境、生產規模和牛欄山這個品牌,提高產品在社會上的知名度。
在早期接待相關客戶時,企業發現大部分參觀者對白酒的釀造過程很陌生,游客對釀造過程很感興趣。為了宣傳推廣白酒文化,尤其是二鍋頭的傳統釀造工藝,牛欄山酒廠對白酒釀造過程中的發酵、蒸餾等程序(即通俗意義上說的高粱變成白酒的過程)進行重點介紹,詳盡地向游客介紹其中的細節,讓參觀者在體驗釀造工藝時,真正了解了中國酒文化的發展過程。此外,牛欄山還專門設置了可以讓其親身體驗燒酒過程的環節。牛欄山酒廠在恢復傳統燒酒工藝的同時,注重將其展示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參觀者可以直接參與到酒的蒸餾過程中去,添加柴火對發酵完成的酒醅進行蒸餾,同時在冷凝設備處接酒,這就是參觀者自己燒制的白酒。企業技術人員再為其加以簡單的勾調,進行瓶裝,酒瓶上標記出“牛欄山酒廠燒酒紀念”字樣,作為參觀者的實踐參觀紀念。
這種展示“后廚”的意義不僅僅限于拉近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對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管理提出了新的嚴格要求,對于市場一線的產品而言,企業內部的生產相對屬于后臺,各種管理工作、協調工作都隱藏在客戶的視線之外。要將其推向服務的第一線,對企業的管理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牛欄山正是充分利用這一機會,強化管理工作,加強服務意識。
讓傳統為市場服務
有人提出,牛欄山作為一個傳統品牌,的確代表著一種渾厚的二鍋頭文化。但是,在將來的市場上,這種傳統文化會不會產生某些方面的消極作用呢?對此,張樹峰分析認為,作為傳統二鍋頭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也許會給消費者帶來一些低檔的印象,同時也不利于針對年輕一代開展引導,這既是“牛欄山二鍋頭”作為傳統品牌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同時也不失為挖掘品牌潛力,重塑品牌活力的一個良好切入點。傳統的力量在這里決定了“低價不等于低檔”。
對此,一方面,牛欄山酒廠針對其傳統的釀造工藝,首次提出了“傳承鏈”的概念,即從2000年開始,牛欄山酒廠就組織專人尋訪釀酒老工人、老技師,對其談話的文字資料和影像資料進行整理,建檔收藏,并加以研究分析。企業還設立了牛欄山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提高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待遇,成立了以老燒酒技師為主體的“牛欄山二鍋頭”傳統釀造技藝顧問小組,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并組織了拜師會,新入廠的青年員工要拜經驗豐富的釀酒老技師為師,學習燒酒技藝,采用師帶徒的方法,通過老技師的口傳心授確保傳統技藝的代代傳承。
這一系列工作的意義在于確保了“牛欄山二鍋頭”酒體的傳統特色,在此基礎上,企業才有進一步挖掘老字號傳統品牌潛力的操作空間。而在新鮮活力方面,牛欄山酒廠對2008年也是給予了厚望,如何把握這個機遇,很大程度上將決定這一傳統品牌將來能煥發出多少新活力。牛欄山酒廠作為中國的民族企業,必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向國際、國內消費者展示自己的訴求,推介自己的品牌,吸引市場的眼球,抓住世界人民的心。
張樹峰分析認為,北京奧運會的賽艇、皮劃艇及激流皮劃艇等項目的比賽場館——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距牛欄山酒廠不到兩公里。而牛欄山酒廠本身又是一個開放的、具有接待外賓能力的工業觀光式企業。屆時,必然會有大量前來參加比賽、參觀、旅游的外國友人到牛欄山酒廠參觀,領略中國獨有的、古老的白酒釀造技藝,體會其中現代科技無法實現的工藝環節。作為北京市乃至全國都頗具影響力的一個快速發展中的老字號企業,這必是牛欄山酒廠一個難得的事件營銷機會,可以從中大做“時尚”、“健康”、“國際”、“民族”等一系列文章,讓消費者,讓全世界了解二鍋頭早已不是某些人印象中低檔白酒的代名詞,而是具有悠久工藝、民族特色的文化產物,具有其他品牌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
“只要在這條道路上堅持走下去,中國的白酒傳統品牌實現‘老牌不老’是大有希望的。”張樹峰充滿自信地說。
對于傳統品牌來說,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以“積淀”而自矜,其結果很有可能是給自己畫地為牢,消費者認可一個品牌,決不會是被它有多么悠久的歷史所折服,而是能切實感受到品牌的清晰訴求。說到底,新的活力并不是企業憑空得來的,而是通過認真科學的市場研究,用嚴謹的態度和進取的精神,從消費者心中爭取來的。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尹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