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伴隨著行業的強力增長,市場上的葡萄酒銷售終端也逐漸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原則上,我們通常將葡萄酒的售賣終端分為即飲和零售,如果說前期的增長對于幾乎所有的葡萄酒企業來講都具有普遍利好消息的話,那么誰能夠堅持得更久,走得更遠,就取決于對于售賣渠道的把控上。
行業競爭的升級,使得市場進一步細分,隨之而來的一個現象就是渠道多樣化,而且新型渠道所起的作用和為銷售量所作出的貢獻也在逐步發生著變化。這個時候,葡萄酒企業除了關注傳統的大眾渠道,即商超、酒店和夜場之外,還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新型的小眾渠道上來,其中就包括葡萄酒專賣店、社會上的俱樂部等等,例如煙臺張裕與新西蘭凱里凱利酒莊在北京推出全新聯合品牌——新西蘭張裕凱利酒莊,目標消費群即鎖定為高爾夫俱樂部的高端消費者。
行業經過將近20年的培育與開發,使得消費者逐漸對葡萄酒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產品質量、品牌形象、合理價格和適當渠道等等,而這一系列的營銷任務也可以借助于小眾化的營銷渠道來解決。小眾營銷是按照年齡、性別、種族、派別、收入、教育水平、居住區域、興趣愛好等因素劃分為不同的受眾群體,根據不同群體的特征提供其需要的信息, 而小眾營銷的“小眾”指的是重度使用顧客。
小眾化渠道賦予葡萄酒企業的關鍵在于“精準營銷傳播”。我們知道葡萄酒企業已經將區域市場的售賣終端按照重要程度進行了ABC劃分,相應也要求企業在營銷資源的投放上有所側重。而且營銷資源的傾斜不僅僅是為了比較簡單的買店、搶店,更為重要的是營銷溝通的功能也要在這一過程中來進一步體現。
那么,有針對性地開發小眾渠道,就成為行業下一步的趨勢和葡萄酒企業的選擇。尤其是近幾年來的行業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國內市場的高端化進程,那么總是有一部分消費群體成為這一過程的重度使用群體,也可以說,他們將繼續為行業利潤的擴張以及為普通葡萄消費者“懂酒”進而“買酒”提供標桿性的引導和領導作用。這就要求葡萄酒企業在留住現有大眾消費群體的同時,來進一步關注那些處于小眾渠道的重度消費群體。
葡萄酒營銷,從大眾向小眾的過渡,其實為我們提出了新的營銷挑戰。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尹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