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需要廠家做什么?這其實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話題,作為經銷商,其職責是要把產品鋪到各類渠道,做好售后服務、客情維護等工作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但作為廠家要做些什么呢?是簡單地幫助客戶把產品分銷出去嗎?是僅僅提供返利、促銷就可以嗎?顯然不是。
其實,不同發展階段的經銷商,其內在需求是不同的。換句話說,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經銷商,其對于廠家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這好比沙漠里行走的一個人,他此時需要的是救命的水,可你卻給了他饅頭。作為高明的廠方人員,一定要能夠洞察經銷商的需求,對癥下藥。
經銷商按照其發展階段,可以分為起步階段、快速發展階段、成熟階段。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廠家應該給予其不同內容的幫助和支持。
起步階段,需要貼身陪護
起步階段的經銷商,首先缺少的是資金,作為廠家,能夠通過房產、車輛等動產或者不動產的抵押,提供一定的信貸,從而讓經銷商能夠放開手腳去做,這是最好的激勵措施。這樣的結果會換來經銷商的知恩圖報,而更加賣力地去做好產品,做強、做大市場。
其次,處在起步階段的經銷商,其經驗往往是不足的。因此,他也需要廠家能夠提供一攬子市場支持,尤其是人員的貼身幫扶。當然,也包括廠家對經銷商及其人員的定期培訓,比如,經營觀念的培訓、營銷理念的培訓、市場運作技能培訓、管理培訓等。通過廠家的教練式工作,發揚廠家人員的傳幫帶精神,能夠快速地讓經銷商掌握操作市場的必要技能,從而能夠早一天成熟起來。
再次,經銷商需要廠家的鼓勵。起步階段的經銷商,往往初入市場,心理較為脆弱,需要廠家不間斷地激勵,從而一直讓經銷商能夠保持昂揚的斗志。這個鼓勵,包括廠家對其市場操作的肯定,對其一點點進步的及時表揚,對其通過努力獲得的業績的物質(比如返利)、精神(提供培訓機會、旅游)等方面的獎勵,也包括對其偏離企業方向、目標等的善意提醒等等。
最后,廠家對于經銷商還要大膽放權,勇于讓經銷商操作,鼓勵其去創新性地運作市場,允許他們犯原則外的錯誤(竄貨、低價銷售屬于原則內的錯誤),因為他們處在初始階段,對于市場操作一片空白,往往更有創見性,更容易總結、提煉新的運作模式。
案例:某廠家培育一個剛起步的經銷商,除了幫其協調配送車輛,加快資金周轉,避開其資金不足缺陷外,還派一個精干而經驗豐富的銷售人員貼身指導,根據銷售季節轉換,總結出一年要在不同的時間段召開三次訂貨會,總結出“兩差、兩高”的營銷策略模式,即“產品差異化、促銷差異化、高價位、高促銷”,取得了較好的市場效果,該經銷商在短短三年內,就成為該廠家東部地區最大的經銷商。
發展階段,需要公司化管理
應該說,大部分經銷商都處在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經銷商發展快,但問題也最多。因此,作為廠家,在經銷商銷售產品過程中,要想不讓其走樣,就需要廠家不斷地給予指導教育,不斷糾偏,在滿足其對于廠家需要的同時,能夠達到廠商雙方共同的目的。
首先,處在發展階段的經銷商,由于業務、人員快速膨脹,因此,它們此時最需要的是能夠真正實現公司化運營,達到市場提升與內部管理提升相協調、匹配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廠家人員就應該協助經銷商“建章立制”,建立和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比如人員招聘制度、人員管理制度、作業流程和標準、客戶管理、庫存管理、物流管理等等制度,通過依“法”辦事,經銷商才能步入規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的管理軌道。
其次,既然是快速發展階段,就少不了要大量開發空白市場和網點,就需要廠家派出人員,通過對空白市場及網點進行開發規劃,協助經銷商去開發下游客戶,這不僅是幫助經銷商,也是為了更好地掌控下游渠道,進而掌控整個市場。因此,協助經銷商開發市場,不斷地提高市場的覆蓋率、占有率,對于發展階段的經銷商,尤其重要。
再次,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的經銷商,還需要營銷支持,不僅包括營銷政策,對于各級渠道的促銷支持、人員支持、理貨支持等,而且,還包括教練支持也要跟得上,即要通過教練模式,幫助經銷商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銷售團隊,這就需要通過以會代訓、教練式培訓、集訓等,來給予經銷商全方位的支持。
最后,作為廠家,還要對處在這個階段的經銷商給予咨詢式、顧問式服務,要能夠扮演經銷商經濟顧問,通過研判未來產品、市場走勢,引導經銷商及時做出轉型或者調整,提供策略性的指導及幫助,從而建立廠商一體化的發展新模式。
案例:某廠家的銷售經理,針對客戶一直銷售中低端產品的現狀,通過家電行業未來個性化、高檔化趨勢的分析,給其建議調整產品結構,重點推廣高檔產品,與公司保持步調一致。
然后,該銷售經理開始對該經銷商及其人員進行高端產品推廣技能的培訓,手把手地教給他們銷售高價產品的方法與技巧,同時,在銷售過程當中,還隨時隨地接受經銷商及其人員的銷售咨詢,現場解答他們推銷過程中的各種疑問等等,經過廠家銷售經理如此認真的幫扶,該經銷商很快就將產品結構調整到位,盈利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成熟階段,需要精耕細作
成熟的經銷商,是很多廠家追逐的對象,他們有雄厚的實力,健全的網絡,作為廠家,借助他們強大的運營力量,往往能夠迅速將產品鋪開,達到借渠澆水、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熟階段的經銷商優勢很明顯,但對于廠家的幫扶要求難度也很大。首先,要在不違反整體經銷商利益、廠家利益的前提下,給其提供最大限度的市場增長空間。比如,新產品的區域或者跨區域獨家代理,給其更大的市場銷售范圍,通過給予其一定的“跑馬圈地”權力,保持其在一定產品范圍、渠道范圍、地域范圍的相對壟斷性。
其次,作為廠家,還要對經銷商開展深度協銷、分銷,幫助經銷商對市場進行通路精耕,對市場、對渠道、對消費者進行高密度的滲透。比如,幫助經銷商開發新市場,消滅空白網點,在渠道終端對顧客進行一對一溝通等,從而做精、做細市場。
再次,成熟階段的經銷商,由于市場較為成熟,收益較為穩定,因此,這個時候的經銷商,更希望廠家去做一個好的裁判,好的市場秩序維護者。他們最擔心由于廠家的管理不力,而出現市場秩序大亂的情況,讓自己多年的心血毀于一旦。
最后,成熟期的經銷商,還希望廠家有一個穩定的政策,從經銷的產品、價格的保持、幫扶的力度等,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支持,而不是朝令夕改,讓經銷商摸不著北。
案例:湖北格力電器,在市場做得相對成熟,而市場管理難度加大,經銷商違規現象頻繁時,由廠家出面,廠商共同出資,組建市場聯銷體,即成立格力電器銷售公司,統一產品調配,統一售價,規范渠道模式,打造真正的廠商一體化,運營后,廠商利益得到了保證,市場得到了健康、快速的發展,成為了行業的標兵和學習仿效的對象。
總之,廠家不論做什么,都一定要扎根于市場,契合于經銷商,作為廠家只有根據經銷商的發展階段,探尋其內在需求,合理搭配資源,才能真正地與經銷商一道,在與競爭對手的角逐中,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點評】
習慣上,行業內把廠商關系形象比喻成夫妻關系,說什么廠商之間要相互信任、相互負責、共同發展。然而,本質上由利益建立起來的“關系”,如果無利可圖,關系也必將土崩瓦解。其實,廠商之間更像中國的“婆媳”關系,有利益關系,但是更需要雙方進行思想上的融合。畢竟,“廠”和“商”之間有許多意識形態、發展趨勢、客觀分析等方面的不同,甚至“代溝”。
企業就需要根據不同經銷商的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那些整天叫囂要細分市場的企業來說,你的經銷商,你細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