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諸多洋酒品牌看準了中國酒類市場的巨大潛力,拉開了中外酒水在國內市場的拉鋸戰,同時,守著“蛋糕”的中國酒水企業,除了奮力保衛自己的市場份額外,也在積極謀求著本土企業的國際化之路。隨著外資對國內啤酒、葡萄酒進而是白酒行業的逐漸滲透,中國酒行業迎來了“沒有走出國門的國際化”時代。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白酒:有引導才有市場
進入WTO以來,作為“僅此一家”的中國白酒出口卻沒有突破性進展,而是徘徊于每年出口3-4萬千升,出口額1億美元左右。中國白酒出口量前三位國家、地區是:香港、日本、韓國,三個國家地區基本上每年占出口總量70-80%左右。其中香港轉口貿易占50%以上,每年臺灣地區需從大陸進口散白酒3000千升,都需要第三方轉口,以清香高度酒為主。
中國白酒進入國際市場的困難主要源于三個方面。首先,是各國消費者飲用習慣不同。白酒屬于食品范疇,每個國家、地區消費者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其次,是企業投入收益不成正比。白酒生產有實力的企業很少在國外大量投資宣傳,并且害怕市場一旦展開,國內其他企業會馬上通過其他渠道進入,為他人做了嫁衣。再次,市場貿易壁壘。白酒在俄羅斯有廣闊市場,價格有很大優勢,口味和標準要求均能達到消費者要求。但俄羅斯進口我國白酒關稅高達280%。另外,臺灣煙酒公賣局嚴格控制從大陸進口白酒,主要保護當地的白酒生產企業,缺口部分必須經第三地轉口進入,這些都增加了大陸企業的成本。
“我國低度白酒在質量、口味現均已達到較高水平,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要求。白酒的安全性和衛生指標,均能達到不同國家標準要求。白酒出口在技術上可以說不存在問題。”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分會秘書長趙建華說:“高檔品牌白酒,應以發達國家和外交用酒為突破口。高檔品牌白酒也有低度,不全是高度烈性白酒。外事用酒是最好的引導消費白酒的領域。同時,政府部門要給白酒出口企業一定鼓勵政策與市場支持。白酒出口前途廣闊,有市場、有消費者,但需要政府支持與引導并創造條件,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白酒進入國外市場跟當初洋酒進入中國市場在過程上是一致的,都需要一個文化導入的時間。僅僅把酒賣到國外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告訴國外的消費者這酒的好處,什么時候飲用等等。縱觀國外酒類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經營過程,不難發現,國外企業更樂意與市場對接,與消費者溝通,通過更多的溝通,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融入中國本土,以提供更多的專門為中國市場所生產的差異化產品。
葡萄酒:
國內市場的國際化戰略
中國葡萄酒得以大發展,但中國葡萄酒發展的背后經不起思考。尤其是洋酒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遠遠超過中國葡萄酒的發展速度,面對“狼來了”的考驗,中國葡萄酒企業更多是鞏固大本營,借助國外葡萄酒企業的勢力進行國際擴張,實施國內市場的國際化戰略。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葡萄酒最緊迫的不是“出國”,而是市場渠道的進一步細分,只有這樣才能抵御外敵的攻擊。中國葡萄酒的國際化道路,不僅僅是將產品賣到國外,而是應做到以國際標準進行自我規范,使行業發展與國際同步。
以出口干紅第一鑄成的龍徽,在法國知名產區收購酒莊進行銷售的中糧長城,張裕聯合外資實行的酒莊發展模式等等,都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如今,一個顯著的現象就是國內葡萄酒巨頭密切關注并積極在國際市場進行葡萄酒優質原材料和先進加工設備的全球采購。可以說在技術和設備上,國產葡萄酒已近接近或者等同于國際水平。而且,張裕、長城和王朝等領軍品牌逐漸切入國際葡萄原酒市場,進行國外葡萄酒廠的收購或者參股,這反映了中國葡萄酒企業正用一種更加開放的眼光參與到國際供應價值鏈條的爭奪。
啤酒:主動權在自己手中
據統計,2006年,我國共出口啤酒產品17.7萬千升,出口額8473萬美元,達歷史最高水平,主要出口到香港、緬甸、澳門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啤酒出口單價仍然較低,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啤酒仍屬“低價貨”。
在國際市場上,除了青島啤酒在國外市場具備一定知名度外,中國啤酒產業仍處于本土市場守望者的角色。由于國內市場對啤酒的巨大需求,國內啤酒的三大巨頭仍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國內區域啤酒廠的兼并與全國市場的整合,啤酒出口并不是國內啤酒企業的聚焦點。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產國和重要的消費市場,隨著啤酒巨頭逐漸進入市場“整合期”,下一步參與國際競爭、走出國門將不可避免。中國啤酒企業實施對外擴張有利于提高品牌的全球影響力,但應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譬如,青啤在美國市場的銷售,其影響力并不在于銷售多少啤酒,而在于品牌的影響力。青啤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不僅僅是占領市場份額,更主要的是提高中國啤酒行業的整體知名度,這無形中加強了中國啤酒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中國啤酒應緊跟國際發展趨勢,針對不同市場進行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一般而言,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趨緩,競爭較為激烈,中國啤酒企業進入該類型的市場門檻高,而新興市場國家雖然市場機制和法制環境不太完善,但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市場機會巨大。”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