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浙江臺州黃巖的消費者李大媽提著3瓶“長城”葡萄酒來到黃巖工商分局12315中心。她還拿來某超市的宣傳紙,宣傳紙的特價商品上寫著標著:長城葡萄酒14.5元/瓶。今年元旦,李大媽看了這張宣傳紙,覺得這個長城葡萄酒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買一送一,非常實惠,就買了2瓶,超市再送了2瓶。但是她家里人喝后,都覺得這個酒口感很差,跟平時喝的長城口味不一樣,李大媽就拿著酒向12315中心投訴。
中心工作人員仔細查看這瓶酒,粗看該葡萄酒酷似中糧集團的長城葡萄酒,外包裝的圖案、色彩跟長城葡萄酒很相近。但仔細一看,工作人員馬上看出很多疑點。其一,該酒外包裝上標注的生產企業為安徽一個葡萄酒企業,生產地址在合肥,而 “長城”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中糧集團子公司中糧酒業有限公司旗下有三大葡萄酒生產企業——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和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分別位于河北沙城、河北昌黎和山東煙臺,但該酒卻是安徽某企業生產,該企業是否有合法的生產長城葡萄酒的資格,需要進一步調查。其二,“長城”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是我國的馳名商標,“長城”是作為商標標注在中糧集團出品的長城葡萄酒外包裝上的,而該葡萄酒上的長城作為商品名稱使用,另外在右下角的角落上標注“紫匯”商標。其三,該葡萄酒上標注(香港)中糧集團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字樣,長城商標所有權人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其子公司是中糧酒業有限公司。經查證,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跟(香港)中糧集團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沒有任何關聯。綜上所述,這種安徽生產的葡萄酒有侵權嫌疑。工商執法人員當即趕到超市,對這批葡萄酒的來源進行追根溯源,在該超市還發現品名為“經典王朝干紅”的葡萄酒,實際上也是安徽企業生產的“紫匯”葡萄酒。執法人員對此進行深入調查取證。
“王朝”、“長城”、“張裕”等一些國內知名品牌的葡萄酒,在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其注冊并使用的葡萄酒商標已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一些企業為了“傍名牌”,紛紛在香港或境外注冊這些品牌的企業名稱或類似商標,并將這些商標醒目地標注在商品上,嚴重誤導了消費者,知名品牌也深受其害。黃巖工商分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名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清名酒的商標、出品公司、生產企業及產地。除了完全假冒名酒難以辨別外,仔細查看酒的商標、出品公司、生產企業及產地,就能分辨出真品酒及傍名牌酒。消費者平常在喝酒時要多留神,了解一些名酒企業的基本信息,購買時注意該酒與名酒企業基本信息是否相符,防止被誤導。
二、購買時注意價格。品牌酒的各類酒一般都有相對穩定的價格,雖然價高的酒并不等同于真品酒,但如果該種酒價格超乎尋常低,消費者就要多留神。上述的李大媽就是以相當于市場價四分之一的價格買到“長城”葡萄酒,結果買到的是侵權的長城葡萄酒。
三、注意酒的外包裝。外包裝表面色彩暗淡,印刷品表面油墨沒有光澤,紙張粗糙。酒名的線條不勻稱,套印不準確,邊緣不光挺,輪廓不清楚,商標上的名稱、地址及凈含量、原料等小字部分,用墨不均勻,粗細不均,厚薄不均,模糊不清的酒,消費者要提高警惕,謹慎購買。
編輯:菅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