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最好白酒股”的瀘州老窖終于放下身段。
11月6日,瀘州老窖開盤即下跌2.53%,收盤時下跌7.18%;11月7日,瀘州老窖繼續(xù)低開低走,早盤10:38分,甚至一度跌停,并在跌停價成交8914手,成交額達1472萬元,隨后瀘州老窖反復震蕩,最終收于16.91,下跌7.85%。而當日,上證指數(shù)上漲29.99點,深證指數(shù)上漲32.55點。
連續(xù)兩天大幅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第一大股東瀘州市國有資產(chǎn)管理局在11月3日有價值100多億元的股份解禁,這也是11月份上市公司大股東解禁額度最大的一例。盡管如果減持比例超出5%需國資委批準,但考慮到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達53.52%,其余大額股份皆為基金持有,在維持控股權(quán)不變的前提下,大股東仍有減持沖動。
實際上,在2007年年初,瀘州市國有資產(chǎn)管理局已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四次全部售出瀘州老窖股票4207萬解凍流通股,套現(xiàn)約10億元。所以,資本市場不敢掉以輕心。
與此同時,對高端白酒09年業(yè)績的擔心也成為瀘州老窖下跌的重要原因。“基金對高端白酒的擔心越來越嚴重。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2008的業(yè)績,而是2009年、2010年。顯然,2009業(yè)績面臨挑戰(zhàn)。”北京一知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受瀘州老窖下跌影響,高端白酒貴州茅臺的波動區(qū)域也不斷下移,雖然在10點半前始終保持在下跌4%以內(nèi),但走勢最終無法穩(wěn)定,收盤時下跌5.07%,最終收于85.78元。
顯然,在這兩只股票上,基金的一舉一動都將成為市場的風向標。盡管基金一直在減倉,但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仍屬于基金持倉最為密集的兩只股票之一。3季報顯示,基金仍持有貴州茅臺46.72%,持有瀘州老窖48.67%。
與之相對應的是,另外一只高端白酒股五糧液在收盤時僅下跌了0.41%,表現(xiàn)要比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稍好。“這應該和基金持股相對較少有關。當然,整體上市的預期也是維持股價的一個題材。”前述私募基金人士說。
此外,山西汾酒、皇臺酒業(yè)、老白干酒等題材股性質(zhì)更濃厚的白酒股卻在近期走出了不斷上揚的趨勢線。
11月7日,老白干酒收盤價6.53元,上漲0.46%,比近期的低點價格上漲了30%;皇臺酒業(yè)當天下跌1.4%,收盤價2.82元,比近期的低點價格上漲超過15%;山西汾酒也比近期低點上漲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