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此遲鈍
中國白酒釀造史,宛若一條浩瀚的長河。河姆渡文化晚期始鑿而成的第一眼“酒泉”,沖刷成6000多年的回味悠長。這種天人合一的奇幻之物,當初散發出來的縷縷馨香,也許只是人與神溝通的信物。酒從神壇走向餐桌,那是普世濟眾的開始,從此,人類步入了激情燃燒的歲月。然而,直到宋王朝謝幕,人們陶醉其中的天香,都不過是類似于有酒精的醪糟,此所謂“一杯濁酒喜相逢”。何謂“濁酒”?就是未曾蒸餾和過濾的米酒。
元帝國,不僅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廣闊的疆域,同時也激發了釀酒人的靈感,酒——終于完成了去粗取精的醞釀,提升到“燒酒”的高度。正是從這個時候起,現代意義上的白酒方才誕生。這是國酒從渾濁走向清澈的界碑,也是一個劃時代的跨越。
明末清初之后,隨著釀造工藝的不斷成熟,白酒才真正進入到一個精雕細刻、分門別類的時代。于是,醬香、濃香、清香等三大主流香型的白酒相繼面世,從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引領酒壇達五個多世紀的輝煌。
近百年來,白酒業的規模雖幾度擴張,但創新的銳氣卻漸行漸弱,以至于陷入蝸牛爬行的沉悶和寂寞。其間,雖然涌現了九大派生香型,但后人吃先人、老本是資本,似乎成了當今酒界引以為榮的普遍現象?!?BR>
這就是中國白酒業綿延6000年的基本脈絡和大致歷程。
然而,歷史的車輪并不是原地打轉的陀螺。創新與超越,畢竟是任何一個時代的主旋律。白酒釀造史終究要翻開驚世駭俗的一頁。
“九糧香型”是怎樣煉成的?
在“河西酒廊”的大環境里發育成長起來的濱河人,具有天生創新的稟賦。
這稟賦,來自河西走廊釀造業煌煌五千年的深厚底蘊,來自“塞上江南”好酒之風的熏陶,來自絲綢之路上商賈云集的誘發,來自多次伴隨移民潮涌入的釀造新技術的催生,更主要的是來自濱河人不甘寂寞、敢為人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尊重前人的實踐成果,但不拘泥于現成的經驗與法式;他們懂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勢攀登,但又不乏推陳出新、大膽原創的氣魄。
也是應了“天道酬勤”的緣故吧,經過數十年臥薪嘗膽、百折不撓的探索,濱河人終于創建了“九糧九輪發酵工藝”,實現了刷新國酒釀造記錄的夢想。
自此,創建“九糧香型”——中國酒壇又一個經典白酒流派的課題納入了濱河集團的戰略規劃,并終于在適逢北京奧運會閉幕之際,孕育了馨香四溢的完美香型。
2008年9月,濱河集團在甘肅省張掖市召開慶功大會,表彰為創立“九糧香型”高級白酒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慶祝該香型白酒順利通過廠級標準的技術鑒定和注冊。一項科研進程,何以得到濱河高層如此垂青?要回答這個疑問,必須弄清楚如下三個技術性的問題,即白酒的香型是怎樣形成的?何謂“九糧香型”?創建“九糧香型”對于中國白酒業的意義何在?
一般來說,白酒的香味物質主要來自曲藥、原糧和窖池。故有曲香、糧香、窖香之說。這些香味都是由生物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特殊物質使然,其成分非常復雜,有的有益,比如脂類物質;有的則有害,比如雜醇油。九糧九輪釀造工藝的先進性就在于,它運用濱河獨創的技術秘笈促使這些物質向著有益、理想的方向締合。
“九糧香型”——是有別于醬香、濃香、清香和九大派生香型的一個獨特香型,是更高檔次、更高品級的復合香型的白酒。
從單糧、五糧到九糧,絕不是原料數量的簡單累加;從醬香、濃香、清香到九糧香型,更不僅僅是一個聞香口感的轉變,而是一次釀造工藝的全面揚棄和整合,一次更符合現代消費觀念、品級標準的工藝提升。用顛覆性創新來形容是不為過的,其成果堪稱中國數千年釀酒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需要說明的是,濱河人創建“九糧香型”工藝、開發九糧香型白酒,并非要標新立異、制造轟動,而是基于對整個國酒釀造工藝優勢和缺陷的透徹了解,是基于對創建這種香型所需工藝技術路徑的深刻認知,更是基于對未來白酒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這便是,傳統醬香、濃香、清香型工藝的共同局限在于拒絕融會貫通,缺乏邊際創新、優勢整合的精、氣、神。如此一來,很容易形成做繭自縛,難以實現自我的真正超越。濱河獨創的“九糧香型”白酒,則從克服三大香型白酒的缺陷尋找切入點,從挖掘比較各種工藝的優越中尋找契合點,從邊際創新中尋找提升點,自然沖破了夜郎自大的限域,能在堅持自我風格的前提下實現更高層次的融通。這樣的工藝技術,無疑為九糧香型的創建準備了充分的技術條件。更重要的是:濱河人用戰略的眼光,把入口愉悅和飲后健康作為創建九糧香型白酒的最高標準,他們在白酒釀造工藝技術中融入了中醫學、營養學的精華,這無疑切中了我們所處時代的脈搏,也切中了白酒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未來消費趨向的脈搏。
“九糧香型”的創建及其白酒的開發,是“九糧九輪釀造工藝”的深度開發項目。面對道道技術壁壘,濱河科研中心的全體科研人員,可謂殫精竭慮,煞費苦心,前后整整付出了18年的心血和智慧。18年的光陰,這該是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的漫長時間。為了締合九糧的最佳配比,為了軟硬件的契合與配套,為了釀造出諸味和諧、口舌一新的九糧香型酒,他們不惜投入2000多萬元;不恥“程門立雪”,執著地求教于專家學者;不怕冒遙遙無期、無果而歸的風險;不趨急功近利、一夜暴發的世風。一切都從最高標準出發,從最基礎的方面做起。他們日積月累了成千上萬套技術參數,而每一個數據的取得,都要在各釀造工藝環節現場經過反復的試驗,都要經過精密配套儀器的矯正,科學的論證,直至盡善盡美。其整個創建過程,真可謂是痛苦與耐力的較量。許多基礎工作紛繁而瑣碎,許多技術問題艱深而莫測。僅就技術問題而言,其涵蓋面非常寬泛,涉及生物學、分子學、營養學、中醫學等若干高精尖的學科領域,解決這些問題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原料成本和勞動成本非常昂貴。
正因為如此,要把技術性、專業性很高的“九糧香型”機理向消費者說清楚,無論如何是一件困難的事。好在道理都是相通的,所以,不妨用類比的方法加以通俗的描述,從中不難窺見其中的奧妙。
如同水稻雜交,一如果樹嫁接,優勢互補,自然升華為高產的卓異品質。類似的道理,“九糧香型”正是源于對各種香型工藝最佳環節的嫁接、磨合與融通,從而滋生出迥然有別于現有三大主流香型和九大派生香型的優質白酒。經化驗和品鑒得知,它的香味物質更豐富、更和諧。最終確立的“九糧香型”白酒,是以曲香、窖香為基礎底蘊,著力凸顯了九糧的復合醇香,呈現出如夢如幻的蘭桂之香。所以,從視角、感官上來審視與品鑒,其色如朗月清輝,其味似蘭桂搖曳;清朗而不寡淡,馥郁而不嬌艷;醇厚中透露著幽雅,諸味統合于和諧;入口綿甜爽凈,落肚則滿舌暴香;開瓶滿室春意,空杯則四壁掛珠。用文人的話說,非人間稀貴,何以至此?
九糧香型的確立,其價值遠不止于此??萍既藛T在締合特殊香型的同時,還運用營養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將九種糧食的營養成分配制到了天作之合的程度。所以,品飲“九糧香型”的九糧液,就不只是享受口感的芳香怡人,更是對自身健康的珍重。從這個意義上說,“九糧香型”白酒的應運而生,正是契合了健康消費時代的熱切呼喚。
擋不住的誘惑
從醬香、濃香、清香到九糧香型,中國酒壇沉寂了數百年的時間。數百年的一步跨越,能不令人關注?事實上,“九糧香型”的創建,雖然遠不能與神州飛船上天帶來的集群新技術革命相比,但它引發的釀造工藝技術的創新與進步,同樣令人刮目相看。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在創建“九糧香型”的過程中,濱河集團已然收獲了企業整體技術實力的巨大提升。其中最具原創性的就有:發明了促使窖池微生物族群繁殖、酒質優化的營養蛋白素;創建了微機配料的軟硬件設施,實現了九糧入窖的零誤差;利用白酒為膠體溶液的理論,建立了太陽能和地能結合的特殊儲酒裝置;創建了單菌分離培養室,極大地提高了生物發酵的可控程度。等等。這些創新成果,填補了中國白酒釀造業的若干空白,成為國酒煥發生機的重要技術支撐,為中國白酒業的未來發展開辟了光明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在“九糧香型”的創建過程中,濱河與國內部分科研院所結成了互惠互利的戰略合作體,使企業的技術實力得到迅速提升,具備了持續創新的能力和動力。
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九糧香型白酒——九糧液面世后,可謂一路風光一路歌,市場表現非常不俗。自2003年以來,年銷售收入的增速連續五年突破40%,2008年高達62%,一舉實現了單品過億的目標。可以確信,這樣的增速和增量已經創造了區域國產白酒單品銷售的新高。有人說:“隴上瓊漿有千種,杯中唯見九糧液?!贝俗u雖過于夸張,但相信這樣的贊譽絕非是少數人的偏愛。近年來,甘肅酒店餐桌上由“茅五劍”到“九茅五”的漸變過程,就足以反映出“九糧香型”——九糧液的特殊魅力。我曾經不止一次地詢問那些賓主們,為什么要把九糧液作為首選?答案驚人的一致:九糧液貨真、價實、品高。無獨有偶,前不久,我的手機上收到一則詼諧有趣的短信,赫赫然也把九糧液與莫高窟、《絲路花雨》、蘭州牛肉面和《讀者》列入甘肅人的五大精品。種種現象說明,“九糧香型”,已然成為擋不住的消費時尚。
“九糧香型”白酒,不僅僅吸引了專家和消費者的眼球,同時也深深地激發了詩人的靈感和激情。在此,姑且援引一首《八聲甘州·大話九糧液》,以表達我們對“九糧香型”白酒美好前景的深切祝?!?BR>
話神工秘密有玄機,九糧落瑤池。更琥珀玉液,點滴馥郁,都是珍稀。十里八鄉氤氳氣,驚問事可知?貴客拳拳意,老窖開啟。
心儀酒魂情切切,釀風流雅致,意醉晨曦。接天香涌動,大夢向天際。夜光杯,重新磨刻,好日子,豈可徒唏噓?九州熱,獨鐘糧液,計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