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消費稅的調整就像一部毫無懸念的美國大片,看了故事的開頭,就早已預料到了故事結尾。
在市場的強烈預期下,白酒巨頭們已經失去了“猶抱琵琶”的那份耐性,在消費稅調整的當天就急不可耐地舉起了漲價大旗。8月1日,沱牌曲酒(600702,股吧)對“陶醉”、“舍得”系列產品的對外銷價上調6.5%至10%,金種子酒(600199,股吧)部分產品提價10%-18%。
8月11日,本報記者從相關渠道證實,五糧液(000858,股吧)的批發價格與零售價格均上調40元,其中一家跨國連鎖超市拿到的52度五糧液二批價格已上漲至538元。
“五糧液的價格上漲必然會帶動新一輪白酒價格的上調。”一位五糧液大型經銷商的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白酒的漲價潮將會在近期到來。
這一切來得并不偶然。6月中旬,因為對白酒消費稅提升的預期,五糧液、茅臺的經銷商開始大量囤貨,同時也調高了終端的市場價格。
白酒消費稅雖姍姍來遲,但仍無礙各個經銷商在此輪的價格調整中小賺一筆。表面上看經銷商成為了此次價格調整的受益群體,而企業則通過漲價的方式轉化了成本亦未受損,但這些從長遠來看未必。
“調價雖然會讓企業利潤率上保持不變,但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對消費需求的下降將會成為必然。”上述五糧液經銷商的高管表示。
實際上,綜觀近年來歷次白酒漲價,只有茅臺較為順利,其他白酒品牌在提價中均存在較大阻力。
“五糧液這么多年來漲價都是磕磕絆絆的,沒有一次一步到位成功的。”該高管稱,一般五糧液在調價過程中,都會通過短期減少市場供應的方式來使市場的供需達到平衡,保證漲價后的價格堅挺。
這些方式都將會使得整個市場的五糧液銷量出現增長的放緩,甚至可能出現一定下滑。而經銷商環節雖然短期內因為囤貨獲得了部分收益,但是長遠來看,會受到來自市場強大的壓力。
然而,五糧液如果沒有采取控量的措施,而部分消費者又未認可五糧液漲價后的價格,為了保證銷量,經銷商可能會低于市場價進行銷售,這在五糧液數次漲價過程中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這實際上就間接稀釋了經銷商的利潤。
此次白酒消費稅對于已經逐漸步入成熟的中國白酒產業的確是個不大不小的考驗。據上海證券分析師郭昌盛、滕文飛的統計,按照2008年年報數據顯示,如果按照現行的消費稅征收,五糧液、貴州茅臺(600519,股吧)、瀘州老窖(000568,股吧)、水井坊(600779,股吧)的利潤最高將分別減少36.67%、16.64%、25.41%、25.82%。
因此,漲價是必然選擇,但是在漲價后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必然會給整個白酒產業帶來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