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遙手一指,“杏花村”暗戰8年
裁定“酒”在山西,“玩”在安徽,國家工商總局成被告
記者 張火旺 何良海
“酒”在山西,“玩”在安徽。在國家工商總局將“杏花村”商標一分為二之后,3月18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汾酒集團”)將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告上法庭。據了解,該案將于5月11號下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審理。
池州汾陽競推“杏花村”
因杜牧千古傳誦的詩句,杏花村名揚古今。詩中“杏花村”有聯系的,全國各地有多個,其中,山西汾陽說和安徽池州說較為知名。
汾陽杏花村釀酒始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歷史。1957年,杏花村汾酒廠在酒類產品上注冊“杏花村”商標。1997年,“杏花村”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
池州杏花村曾為安徽勝跡。1997年底,貴池區把復建杏花村、開發杏花村景點確立為“杏花村名牌”戰略。1999年,旅歐華人、歐洲中華文化事業發展集團董事長詹曉榮與池州市簽訂了合同,投資恢復杏花村原貌。2000年5月,池州杏花村復建破土動工。2009年,池州杏花村旅游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誰是“杏花村”的真正主人?
不只是山西杏花村生產名酒,池州杏花村也以產酒著名。城西南有個杏花村,此處過去也有酒肆,也產名酒。但由于山西“杏花村”早于1957年在酒類產品上獲得注冊,并一直沿用至今。一番爭議過后,池州當地的“杏花村”商標改名為“杏村”。
但讓汾酒集團沒有想到的是,安徽池州也在打造當地杏花村景點,先一步提出申請注冊“杏花”旅游服務類注冊商標。2002年9月14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發布了“杏花村”旅游服務類商標初審公告。
對于該初審公告,汾酒集團先后兩次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異議。2006年9月,國家工商總局做出裁定:汾酒集團的“杏花村”商標核定使用在白酒商品上,被異議商標“杏花村”指定使用于旅游服務方面。汾酒集團對此裁定不服,2007年2月再次提出復審。
2009年11月,國家工商總局向安徽杏花村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下發核準 “杏花村及圖”商標異議復審裁定書,商標評審委員會批準該公司注冊“杏花村”旅游服務類商標。按照這一裁定,“杏花村”商標被一分為二,“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兩地律師團皆稱官司必勝
3月18日,汾酒集團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將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告上法庭。安徽省杏花村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第三人被通知參加訴訟。
“此次起訴我們還是有一些把握的。”汾酒集團法律顧問公開對媒體稱,早在1997年,“杏花村”商標被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而法律對馳名商標實行跨商品類別的保護,否則,就構成對馳名商標的侵權。汾酒集團已組成了律師顧問團應對此次訴訟。
昨日,記者了解到,3月21日晚,池州市相關部門緊急召開專題協調會,積極研究應對“杏花村”旅游服務類注冊商標爭議案事宜。為此,池州也專門組織法律顧問團。“暫時不對外透露我們應訴的具體內容,但我們一定會打勝這場官司。”律師團的一名律師對記者稱。
商標之爭硝煙過后:
宗慶后:馳名商標認定過濫 應盡快修訂商標法
目前,我國名牌評選有多個方法,且由不同部門負責,如馳名商標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評定,中國世界名牌產品和中國名牌由中國名牌產品推進委員會評定。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工商部門過度追求馳名商標的數量。2010年2月,福州市工商局就定下“3年內實現一縣一馳名商標”的目標。宗慶后表示:“目前存在地方法院認定馳名商標過濫、地方政府過度追求馳名商標數量等不良現象。”
其次,目前《商標法》多強調被動保護,并沒有設置防御商標和聯合商標的保護制度,造成商標權利人為防止搶注而提出防御、聯合商標注冊申請存在法律障礙。此外,目前商標異議、復審制度的設置容易產生權利濫用,直接導致商標注冊流程緩慢,一些知名商標雖長期使用卻無法得到注冊保護。宗慶后指出:“一些商標已經具有很高知名度卻長期不能被核準注冊,有的甚至長達七、八年還未被核準,幾乎接近注冊商標的十年保護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