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酒業龍頭茅臺率先宣布1月1日起平均漲價20%之后,多方酒企相繼宣布提價,迎來了今年年初的白酒行業漲價潮。而近期,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經貿司會同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與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多家酒企進行溝通和約談,要求企業抵御通貨膨脹,做好穩定酒類商品價格穩定的工作。多家白酒、啤酒公司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不會提高價格。但對于“限價令”能維持多長時間,以及酒類商品未來價格走勢,多數消費者都表示擔憂。
經銷商朱立志先生向糖酒快訊小編透漏,白酒漲價背后的局中局越發迷霧重重。雖然廠家坦言自己沒有提高出廠價,但卻暗地進行控量;經銷商們都稱拿貨難,但很多卻在悄悄囤酒,期望能夠等到價格繼續抬升。對于經銷商來講,近期白酒漲價與限價的掙扎中,也算是喜憂參半,庫存實力雄厚的經銷商來講,借機提價無疑是一次機會。但對于一些實力不足的經銷商來講,面臨的就是窘境。朱立志認為,目前雖然一些中低端白酒廠家慎言漲價,但卻推出了價格更高的新產品,其表示,對于其來講,風險還是比較高的,不敢輕易涉足。
朱立志表示,目前白酒價格高漲,走投資理財路線也是一種趨勢,于是催生了游資的加入。高度酒成為其他資本的投資對象對經銷商的市場運營影響很大,也在原本競爭就很激烈的白酒行業上起到助推作用,加速了競爭。于是目前白酒行業激烈的競爭以及大量同質化的產品涌入是造成經銷商日子難過的重要原因。
行業競爭雖然對于很多經銷商、企業來講是挑戰,但也同時在推動著整個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而目前雖然國家要求釀酒企業要控制商品價格,抑制漲價,但部分酒品經銷商為賺取高額利潤,可能會采取隱性漲價的手段推動酒類市場“暗漲價”。所以筆者認為,整個行業規范仍然有待健全,在發展中不斷進步、完善,從源頭、根本上控制酒類商品價格上漲,規范酒行業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