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國酒茅臺”
加快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首先要鞏固和提升“國酒茅臺”的地位,我省將維護好“國酒茅臺”的聲譽。“高端引領、中低并舉,優化產品結構、擴大產業規模”,我省將堅持這一理念做大做強“國酒茅臺”。一是加快茅臺酒擴能技改。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確保到2015年新增產能1.4萬千升,努力滿足市場對茅臺酒的需求。二是大力發展中低端茅臺系列白酒,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茅臺集團要充分發揮品牌優勢,加快旗下習酒、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神舟酒、漢醬酒等產品發展,做大系列酒,形成合理的產品結構。三是支持茅臺集團向外擴張。采取先培育后兼并等方式,通過兼并、重組、收購省內或省外企業,實現高質量的規模擴張。四是積極發展茅臺釀酒工業旅游和白酒文化旅游。進一步提升茅臺酒及茅臺酒文化,完善中國白酒文化展示園區,集中打造“國酒茅臺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的文化品牌。
創新發展模式、構建開放競爭發展格局
“容天下人、賣天下酒”、“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我省加快白酒產業發展,將堅持以開放促開發、以競爭促發展,大力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到我省兼并收購白酒企業或開辦新的白酒生產企業。通過擴大開放,盡快解決我省資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匱乏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外來優強企業與本土白酒企業一起,形成相互競爭的發展態勢,以競爭促進產業規模擴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以競爭增強發展活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激發本土企業奮發向上的昂揚士氣。
醬濃并舉兼有其他、打造一批白酒特色品牌
我省白酒以醬香型為主,結構過于單一,不利于提升整個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不利于迅速擴大白酒生產規模。我省白酒醬香、濃香、董香、兼香、米香、清香等香型都比較完備,而且各種香型都涌現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
我省將繼續抓好醬香型白酒的產能擴大和市場開拓,擴大市場份額。制訂醬香型白酒的質量標準體系,探索分級管理辦法,實現醬香型白酒的市場細分,引導其他品牌的醬香型白酒加快發展。同時,充分挖掘現有的香型品牌資源,力爭各種香型都能夠得到全面發展,都能夠在全國市場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通過兼有其他,共同支撐全省白酒產量的迅速擴張。
今年,我省將恢復貴州名優白酒評審,各級政府將堅持擇優扶持的原則,對“十強”、“貴州名優白酒”等品牌產品給予大力支持,幫助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
強化市場營銷、擴大市場份額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經是貴州白酒的鼎盛時期,但由于不注意市場營銷和產品品質,導致貴州白酒一路下滑。目前我省還有20萬千升白酒產能閑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在于營銷力度和水平還高。
與我省相比,省外一些成功的白酒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創造了先進的經驗。例如,四川郎酒及五糧液。做大做強貴州白酒產業,我省將鼓勵和支持企業創新營銷方式,提高營銷水平,認真分析各類香型白酒及高中低端白酒的消費人群,既要注重鞏固本土市場,又要注重開拓省外市場;既要守住原有市場,又要大力開拓新的市場,逐步形成以終端銷售市場為基礎、區域性批發市場為骨干的專業化市場銷售網絡,迅速搶占全國市場。
發展配套產業、延長白酒產業鏈
堅持立足省內配套,引導省內企業積極發展包裝材料、包裝印刷、玻璃制品等白酒業關聯產業;支持省內重點白酒企業加強對白酒包裝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加快包裝配套產業發展,盡快形成我省白酒產業發展所需的包裝配套產能,力爭到“十二五”末白酒包裝材料省內配套供應量達到50%以上。積極引進省外企業到我省建廠生產,特別要引進白酒包裝新材料、先進生產工藝和專業設計開發團隊,帶動我省白酒包裝產業發展。為適應我省白酒產業加快發展的需要,在全省規劃建設3-5個像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壇廠酒類配套區這樣的配套產業園區,使之成為白酒包裝配套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加強白酒市場和物流體系建設,將遵義、貴陽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名優白酒集散地,并圍繞白酒產業發展需要,加快建設一批專業物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