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豐酒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晉育峰在前不久舉辦的第二屆名酒高峰論壇上呼吁:“別妖魔化豫酒!”
在河南很長一段時間,經銷商不愿意賣河南白酒,河南人不愿意喝河南酒,為什么?豫酒人也在不斷地思索,豫酒一些企業搞技術的老總們也不止一次把自己的產品和川酒、黔酒、鄂酒相比,各個理化指標并不比它們的差,貼上豫酒商標,沒有人愿意要,貼上外地的商標,有的甚至是在河南灌裝的酒,卻賣得很火。老村長、瀘州,甚至店小二等低端酒在河南一年賣上億元,不怎么成問題,可河南的白酒企業一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并不多,是天時不行,還是地不利已,很多人都說,是人的問題,這與長期以來一些人妖魔化豫酒有很大關系。
豫酒并不比別的酒質量差,這幾乎是我國白酒界權威人士的共識,豫酒缺乏的是品牌宣傳和正確的引導消費。近兩年來,豫酒在央視做廣告的曲指可數,而江蘇、四川、貴州、湖北、安徽等省的酒類企業在央視的廣告投放均有不俗的表現。有句俗話“謊言說上一千遍便成了真理。”雖然這話說的有點過分,但確實是這個理,河南的酒再好,已經不是過去封閉的時代了,好酒還真怕巷子深!何況是產能過剩的白酒。
正確引導豫酒消費是豫酒發展存在的又一個軟肋。正像一位博友說的那樣:“酒,裝在瓶子里像水,喝到肚里鬧鬼,說起話來走嘴,走起路來閃腿,半夜起來找水,早上起來后悔,中午酒杯一端,還是很美!”它真實體現出了人們喝酒的感受。不論是河南人,還是外地人都害怕和河南人一起喝酒,干杯法讓人受不了,什么東西沒有吃,先喝幾杯酒,立馬不知道還有熱菜呢!
如今的年輕人,真正能大碗、大杯喝酒的并不多,都強調的是健康。因此,沈怡方曾多次強調并履行,到河南來,不倡導干杯法的喝酒,不倡導敬酒,倡導想喝多少喝多少,紅黃果露啤,想喝什么喝什么,加冰加水加飲料,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隨著消費心理的日趨成熟和消費者多元化的日益加強,培養科學的營銷理念,體驗營銷正是目前豫酒人竭力嘗試的新課題。在傳統營銷體系中,由于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始終處于消費的被動地位,再加上消費者的消費逆反心理,企業的營銷模式往往不被消費者所接納。如今,在河南,宋河的造酒沙盤,濃縮了從糧食到成酒的各道工序,仰韶除此之外,還在全國各地的80多家酒道館內設置了彩色制陶現場秀,賒店、杜康等紛紛開設了體驗營銷場所,使消費者在享受酒文化樂趣的同時,更增加了對釀酒技藝的興趣,讓更多的消費者去體驗、去感受、去品味酒的魅力。沈怡方等專家對此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種以酒為媒介的綜合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性的文化體系,包括美酒之源、造酒之技、容酒之器、賦酒之篇、飲酒之道、敬酒之禮、品酒之藝、體驗之妙、祭酒之儀九大體系,更進一步接近白酒與消費者的距離,把酒道的精髓傳承并發揚光大。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