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貴、蘇、皖等省釀酒企業新一輪的激烈競爭態勢下,魯酒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魯酒應該如何應對和發展?下一步,魯酒工作的重心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華夏酒報》記者采訪了出席山東省白酒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論證會的山東蘭陵集團董事長陳學榮。
陳學榮向《華夏酒報》記者表示,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魯酒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進步,特別是在結構調整、品質提升、基礎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為今后魯酒走出山東、重振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陳學榮認為,進行品牌再造、全面提升魯酒品牌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是魯酒的當務之急。別的不說,就說塑造品牌的核心要素——文化資源,魯酒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寶藏非常豐富,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和代表人,2000多年來,在儒家思想的浸熏下,曲阜學子迭興,名人輩出。
另外,泰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領域具有很強的品牌優勢。充分利用地緣優勢,深度挖掘泰山文化,不失為提升魯酒文化影響力的一大“利器”。
以蘭陵為例,蘭陵美酒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考古證明,蘭陵釀酒起源于商代,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1995年秋天,在江蘇徐州市獅子山西漢楚王墓中出土的沉埋2148年的蘭陵美酒,說明了蘭陵酒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在漢代已成為皇家貢酒,是達官貴族享用的“奢侈品”。
看一下這些年在省外叫得響的品牌,從瀘州老窖到國窖1573,從全興到水井坊,從杏花村到國藏汾酒,從洋河到藍色經典再到夢之藍,在白酒市場取得驕人的戰績的品牌,無不是企業品牌再造的成功案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積累,魯酒的品牌價值有了很大的提升,魯酒獲得了很多的美譽和稱號,諸如“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區域強勢品牌”等。蘭陵先后榮獲了“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純糧固態發酵標志”、“中國白酒創新品牌”、“山東省低度濃香型白酒和芝麻香型白酒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這些,都為魯酒的品牌再造和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
有了優勢資源的支撐,再加上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和優良的產品、科學的技術以及現代化的營銷手段和營銷戰略做后盾,經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把魯酒的品牌托起來,進而走向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