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貴、蘇、皖等省釀酒企業新一輪的激烈競爭態勢下,魯酒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近日,《華夏酒報》記者采訪了出席山東省白酒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論證會的山東蘭陵集團董事長陳學榮。
目前,魯酒行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產業分散、集中度差,品牌影響力低;一些小企業不按“套路”出牌,又缺乏有效的監管和約束,導致了無序競爭,甚至是惡性競爭,并直接導致了產業利潤下降。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社會上許多小酒廠連僅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有的幾十口窖池也不是用來釀酒的,而純粹的使用外購原酒和酒精來進行勾兌,更談不上檢驗設備和手段,他們“釀造”的這些劣質白酒通過種種途徑流入市場,是對白酒消費者權益的直接侵害,更有些小酒廠自己的品牌滯銷,甚至會假冒名酒廠的產品進行銷售。這樣的小酒廠因為有生產許可證,就為“造假”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外衣”,無疑加大了執法部門打擊檢查的難度。這類“小酒廠”的存在,社會危害巨大。
對此,陳學榮表示,提高行業的生產準入門檻,已是迫在眉睫。山東白酒想要重振往日雄風,必須加強行業監管力度,在提升生產準入門檻的同時,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對各類“小酒廠”小作坊,建立健全審核復查制度,對不具備生產條件和經營能力的,堅決予以取締,并向社會公示。同時,大力整頓市場競爭秩序,防止不正當競爭,完善交易法規,在維護公平競爭等方面作出嚴格規定,并適當提升市場的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