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是指企業在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的基礎上,對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個性差異上的商業性決策,它是建立一個與目標市場有關的品牌形象的過程和結果。所有競爭品牌在消費者的認知空間里被轉化成了各種點或者位置,定義了產品的市場范圍,究竟是區域品牌還是全國品牌。實際上,影響消費者對產品認知的因素很多,如產品的名稱、廣告宣傳的力度、競品的走勢等。
馬斯洛將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需要,并且消費者的需要層次呈現逐漸上升之勢。白酒雖然屬于傳統行業,但是社會潮流在變,消費者的心理也不斷產生著微妙的變化,抓住了這個“變”,對品牌進行恰當的定位,才能真正迎合消費者的訴求。正如杰克·特勞特提出,企業必須在外部市場競爭中界定能被顧客心智接受的定位,反過來引領內部運營,才能使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被顧客接受,進而轉化為企業的業績。
對白酒行業來講,定位并不是簡單地冠以“某某政府專用酒”,也不是標注上“商務用酒”等字眼,就可以提高其“升價”,增加品牌的“含金量”。相反,品牌的打造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無論是“國酒”茅臺,還是孔府家酒的“叫人想家”、舍得的“智慧人生”、水井坊倡導的“中國高尚生活元素”,無不從文化訴求和情感訴求的角度提升品牌理念,給消費者以充分的“消費理由”。再如洋河藍色經典,使消費者即可聯想到大海、博大的胸懷;又如金六福,凝聚著“福文化”,每逢佳節時消費者自然樂于選購。
茅臺酒的品牌定位為“國酒”,消費者對“茅臺酒”認知,會自然聯想到其是“尊貴、顯赫”的身份象征,茅臺酒品牌定位適合于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另外,“國窖1573”品牌的定位為“中國第一窖”,綜合看來,從產品的名稱、標語、包裝等方面,無不迎合了消費者對高端酒的認知需求。而作為魯酒資深品牌的孔府家酒,其品牌定位為以備受推崇的儒家文化為依托,并根據消費層次對市場進行了細分,實現了品牌的升級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