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秋季糖酒會結束了,東北酒再次進入人們關注的視野。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糖酒會上,東北區域老牌知名白酒企業悉數亮相,而且一改以前低端形象,展位大氣恢弘,產品線豐富并實現了全面升級,文化訴求清晰而深刻,令全國同業人士耳目一新。這是繼2003年于沈陽、2004年于長春、2007年于哈爾濱舉辦的三屆秋季糖酒會后,東北酒整體上的一個大轉折。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nbsp; 應該承認的是,近幾年東北酒的增速是明顯的,遼吉黑三省白酒產量合計已達到了100多萬千升,占全國的12%以上;產品結構調整也已經初見成效,北大倉、玉泉、富裕老窖、龍濱、北大荒、榆樹錢、洮南香、大泉源、洮兒河、龍泉春、老龍口、三溝、道光廿五、鳳城老窖、鐵剎山等東北老牌名酒企業100元—300元之間價格帶的產品銷售量均有大幅度增長,而且成為這些企業的利潤支撐;酒文化建設取得可喜成績,道光廿五、鐵剎山、鳳城老窖、大泉源、富裕老窖等酒文化博物館紛紛建成并對外開放,成為當地的工業旅游景點,一批“中華老字號”加冕于這些老品牌身上,更有大泉源和老龍口兩個傳統釀酒工藝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香型豐富且有良好市場表現,濃香、醬香、兼香、清香、米香等主力香型構成了東北酒豐富多彩的白酒產業格局,北大倉的醬香、玉泉的兼香、吉林高粱酒的清香、通化西江貢和大連冰峪莊園的米香等,在東北濃香白酒氛圍中獨樹一幟。
從東北知名白酒品牌在本區域的市場表現上看,其銷售額逐年攀升,社會貢獻率也得到了較大體現,營銷模式也向更加科學的手段上靠近,借用外腦意識明顯增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東北白酒企業中至少有10戶企業在與營銷咨詢公司合作,企業戰略越來越清晰,品牌表現得到了較大提升。
盡管近幾年東北酒整體有了一些長足發展,但和其它區域相比,差距依然巨大,整體環境不容樂觀。目前東北白酒業的發展仍然極其不均衡,有不少所謂區域強勢企業的銷售額還長期在一兩個億左右,甚至在幾千萬規模上下徘徊。東北幅員遼闊,獲得白酒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數量達1000多家,但整體規模偏小,戶均產量不足1000千升,整體產量中低檔酒占比較大,利潤率較低。對于很多東北一線企業來說,且不說躋身10億俱樂部,單單一個5億線就成了他們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擯棄短板方能呈現領軍品牌
東北白酒缺乏領軍品牌已成業界共識,“有好酒無名酒”更是多年來的現象,大多數企業既缺營銷,更缺戰略,過于注重眼前的得失,缺乏理想和抱負。個體號召力的缺失,整體力量的式微,使得東北酒在市場競爭層面上遠不如安徽、江蘇、湖北那樣充分激烈,依然內憂外患。如今,川酒、黔酒繼續領跑市場,風光無限;蘇酒、鄂酒、徽酒攻城略地,勢力漸猛;魯酒、豫酒在復興之路上,漸入佳境……東北酒該如何擺脫結構上的散亂、認知上的模糊,如何在白酒勢力版圖上爭得一席之地,掌握屬于自己的話語權?未來,東北酒是一崛而起還是繼續沉寂?東北酒的諸多問題和出路都必須在自己身上找。
東北地區下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總人口一億零九百余萬人,白酒的消費總量和人均消費量都居全國前列,在中國的白酒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白酒企業的必爭之地。東北幅員遼闊、物產豐饒,有“天下糧倉”之譽。四川的原酒,東北的糧,二者堪稱中國白酒行業的“命門”,而糧食無疑又是關乎行業前途和行業安全的重中之重。然而,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如此豐富的糧食資源,卻就像和東北酒全然沒有關系一樣。不得不說,在資源的整合利用上,東北酒企是極其缺乏想象力的,是不折不扣的 “睡在金山上的懶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東北獨特的人文環境。東北人以豪邁豁達、爽直幽默著稱,這一性格特質和中國酒文化的某些層面無疑具有極高的契合度。然而,成于斯,敗亦于斯,東北人不拘小節的處事作風如果作用于企業運營和市場操作上就不免流于粗放。縱觀東北大小酒企,普遍在發展戰略、產品規劃、技術提升、品牌定位、管理以及營銷綜合能力上存在著巨大的短板,和當今越來越講究精細化操作市場的競爭環境背道而馳。在全國白酒齊步向中高端的政務、商務領域邁進,向時尚、精致化靠近的今天,東北酒卻依然“堅守”著渾身樸實的鄉土氣息。這一股“糙”勁兒,到底是“堅守”還是不思進取?
對于東北的白酒企業,我們習慣于以“東北虎”來稱呼他們,但這個稱謂更多的是對東北白酒未來的一種期許而非對現狀的褒獎。東北虎若要想終有一日能嘯傲于林,現出王者之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搶抓機遇方能實現整體繁榮
當前,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消費結構的升級,白酒行業中高端和次高端的新局面已經打開,并釋放出巨大的市場容量。這對各個區域的白酒企業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東北酒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東北的一線品牌企業能抓住時機,適時調整戰略模式,內外兼修,那么他們或許會帶動東北酒整體的繁榮,并最終形成清晰的版塊形象,獲得應有的戰略地位。此外,近年來,川酒、蘇酒、徽酒等白酒勢力軍團紛紛謀取關外的拓展,落子東北,相信這些優秀品牌,在給東北企業制造壓力的同時,他們先進的操作理念和手法也會給一直在打盹的“東北虎”帶來前所未有的刺激。
東北白酒一路滄桑,雖然沒有經歷過魯酒輝煌與沉淪間的大起大落,也沒有遭受過類似于晉酒的假酒風波之重創,但步履卻總是充滿著艱辛和坎坷。目前,東北地產白酒在當地市場雖居主導地位,但低檔酒大量充斥市場,多年來的飲酒習慣還未能讓中高檔酒形成氣候。因此,東北白酒市場始終未能在白酒版塊中形成霸主地位,未來的形勢和地位也依舊充滿著懸念和不確定性。
東北酒有其自身的優勢,但整體市場表現一般,酒水品牌呈現出一種混亂、無序、低端市場拼搶激烈的格局表現,缺乏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強勢地產品牌,也缺乏良性有序的競爭氛圍。一句話,東北酒的短板是顯而易見的,如何讓其騰飛,獲得一次質的飛躍,需要東北白酒企業持續不斷的努力,打造高效的營銷體系,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氛圍,并且持續不斷地把酒文化的精髓溶入到每個消費者的心中,同時也要把進攻、奮發圖強的血液灌注到每一個企業的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