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家電、電子產品等耐用品不同,也與飲料等快消品行業流轉速度快有所差異,白酒因為其流轉速度較慢,只能稱作類快消品行業。隨著以“市場開放”、“自由競爭”為標志的市場經濟在中國的迅猛發展,白酒產業也同其他行業一樣,大小品牌呈現出“你方唱罷我登臺”,“各領風騷三五年”的百花齊放態勢。
既有老名酒茅臺、五糧液通過提價成為領袖品牌,也有國窖1573、洋河藍色經典通過產品營銷,占據了高端酒的大部分銷售份額,更有許多地方性、區域性白酒通過營銷模式的創新,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細分市場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也成就了一批名牌企業和明星經銷商。
白酒供應鏈的“三步走”
回顧白酒產業供應鏈和渠道營銷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三步走”階段。
第一步,是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廣告+大流通”時代,以大規模的投放廣告提升人們對產品的認知,拉動產品消費,典型案例就是紅極一時的央視標王“秦池”。
第二步,是2003年左右興起的“盤中盤”時代,廠家開始研究消費者,尤其是注重核心消費者對市場的帶動作用,有著突出表現的是以口子窖為代表的皖系酒廠。其特點是對聚焦理念的靈活運用,通過對鎖定核心小盤的重點投入,達到掌控核心消費和銷售渠道,從而帶動大盤整體啟動,這讓很多企業得到長足發展。
到了最近幾年,白酒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邁向了第三步——可以稱為“后盤中盤時代”,也可以稱之為“新名酒時代”。這一階段,除部分老名酒通過創新、保持產品經久不衰之外,酒業陸續涌現出一批新名酒,憑借香型創新、營銷升級等方式脫穎而出,與老名酒爭芳斗妍,基本所有的新名酒都在此間,得以絢麗展示。
綜合看來,這些新名酒都有共同顯著的特點,更加關注品牌運營與事件營銷、更加重視產品創新與獨創概念的打造、更加注重對消費者特別是高端消費群的研究,與時俱進采用多元化的營銷手段。
在這一階段,洋河、郎酒等走在前面,這些企業不僅取得成功而且改變了中國白酒的排行格局,可以說,這是白酒行業發展走向成熟與穩健的時期。
后品牌時代終將來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相比家電、電子產品、快消品等行業,白酒行業仍然處于不充分競爭的時代,由于受地方保護主義、外資有限進入、產品生產環境限制等因素的制約,全國1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都能坐享經濟發展的紅利,整個白酒市場仍然呈現出大、中、小甚至微型企業并存的格局。
相應地,白酒行業供應鏈也基本處于兩種模式。一種是長渠道運營模式,主要是廠家→代理商→二批商→終端商→消費者;另一種則是短渠道運營模式,主要體現在廠家直營或扁平化渠道結構,形成廠家→終端商→消費者或者廠家→代理商→終端商→消費者的基本短鏈狀格局。但受限于區域差異和運作規模,一般廠家只能在核心市場或家門口市場進行廠家直營或扁平化渠道結構的運作,無力大范圍進行推廣。
參照國內家電、快消品等高度發達行業的發展歷程,結合類快消品行業——白酒行業的發展現狀,我們可以大膽地設想,未來5到 10年,將由新名酒繼續引領白酒行業朝著品牌集中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10年之后,白酒競爭格局將再次被整合,也許只有行業前20強或前50強占據酒業的半壁江山,坐擁絕大部分的市場銷售份額。
那時,白酒品牌將升級為內涵更豐富、競爭力更強、更為穩定的品牌。凡此種種,便是后品牌時代的真正到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