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還沒有意識到,中國人正在決定他們能喝哪些葡萄酒。中國人對波爾多頂級名莊佳釀的熱情,意味著美國人只能轉而求其次。幸而,波爾多副牌酒仍然十分出彩,堪稱接近頂級名莊酒的超值之選。
“現在我們必須做好副牌酒,因為它們是許多人接觸正牌酒的必經之路。”擔任魯臣世家(Chateau Rauzan-Ségla)和卡儂堡(Chateau Canon)兩大酒莊總經理的John Kol文章來源華夏酒報asa說,“因為酒莊的名字印在酒標上。”
迪仙莊(Chateau D'Issan)莊主Emmanuel Cruse表示,過去梅多克產區的多數副牌酒都只在法國本土市場銷售,幾乎沒有哪家酒莊在意副牌酒的質量。少數酒莊還生產“三牌酒”,比如拉圖堡于1990年就推出了僅標稱“Pauillac”的三牌酒,以提升其副牌Les Forts de Latour。
“10年前,可能只有5種~10種副牌酒值得關注,但現在已經多達幾十種。”波爾多酒美國進口商Joanne公司總經理Christopher Shipley說。
以三級莊寶馬莊(Chateau Palmer)為例,自1998年推出副牌酒后,其正牌酒的年產量由15,000箱 ~20,000箱降至約10,000箱。但結果是,不僅正牌酒的質量顯著提高,其價格也大幅攀升,發布價由1996年的80美元/瓶升至2009年的350美元/瓶,其副牌Alter Ego 2009年份酒的發布價也高達80美元/瓶。
迪仙莊是以樹齡低于18年的葡萄釀制副牌酒。Cruse說,樹齡較低的葡萄仍然可以釀出好酒,但質量可能不穩定。
最初,酒莊推出副牌酒的目的是提升正牌酒的質量,以維護酒莊的聲譽。但魯臣世家對1987年份不夠滿意,將這一年份的酒全部做成了副牌酒。
眼下,副牌酒這一概念已經傳到了波爾多以外的地區。意大利托斯卡納的Ornellaia酒莊就于1997年推出副牌酒Serre Nuove,當年其正牌酒創下史上最好年份,這難道只是巧合?
不管怎么說,這對于消費者是個好消息。副牌酒和正牌酒比起來,如同未經處理的羊毛與開司米山羊絨之間的關系,雖不夠復雜,但仍不失為酒中精品。而副牌酒的價格卻低得多,即使一些知名度不高的酒莊,正牌酒與副牌酒的價格相差也非常懸殊。一瓶2009年份拉格喜酒莊(Chateau Lagrange)正牌酒大約66美元,其副牌酒Les Fiefs僅32美元。2009年份d'Issan 85美元,其副牌酒Blason d'Issan價格只有3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