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產規模和銷售總收入這些硬指標,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在全國還進不了前10名。然而,它卻創造了另一種佳績:每千升啤酒的水耗僅有3.18立方米,電耗53.15千瓦時,總糧耗148.9千克。2008年上半年烏蘇啤酒數據顯示,該公司節能降耗的主要控制指標均在全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國名列前茅,綜合成本控制能力領先于國內同行。
“以前生產啤酒沒人會操心該用多少水,地上掉一小片玻璃渣都是用水沖走,現在不僅不會這樣,連掃帚也舍不得用,都是小心撿走。因為這方面的績效考核和個人表現是掛鉤的,任何一項成本的合理下降,都會影響本人的績效考核。”對比往昔的觀念變化,已在新疆烏蘇啤酒(烏蘇)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十幾年的包裝車間工人何斌深有感觸地說。筆者注意到,通過近年來的創新管理、練好內功,節本增效、杜絕浪費已成為烏蘇啤酒每個員工的自覺選擇。
針對啤酒生產過程中節能降耗的薄弱環節,烏蘇啤酒首先尋找并確定了58個關鍵點,采取一種全面預算管理的模式,將節能降耗的目標層層分解到每一個生產公司、每一個車間直至每一個員工身上,不斷完善與之配套的績效管理系統,通過9大類443項精細化管理措施的跟蹤控制和連續改進,促使烏蘇啤酒許多節能降耗增效項目,逐漸達到最佳的過程控制和穩定操作。
2008年以來,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又開始引入丹麥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先進經驗,全面實施卓越化項目工程,繼續完善相關績效考核,引導烏啤各個生產公司互相尋找對方節本增效的卓越化著力點,為我所用,更好地挖掘節能降耗的潛力,建立一種群策群力、信息共享、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的幫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