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了“立足廣東、鞏固基地、深耕兩翼”的廣東市場策略,同時加強全國市場的開拓。
很少人知道,2008年的啤酒業競爭是如此血雨腥風:一方面啤酒消費低迷,廣東啤酒業利潤總額下滑四成,一噸啤酒利潤僅86元;另一方面大麥等原料漲價、人工成本上升,給珠啤每噸啤酒增加成本費用230元!記者近日走進珠啤,發現透過管理創新公司成功省下1.5億元開支,成功跨越了難關。面對今年的市場走勢,珠啤表示將繼續透過改革創新,實現企業逆市增長。
2008年,因為原料漲價等因素,珠啤當年增加成本總額超過3億元。而隨著國際國內企業在廣東新建廠的投入,啤酒產能迅速超過700萬噸,遠遠高過350萬噸的消費量。“要怎樣消化原料和市場競爭的費用?只能是營銷模式改變,節約內部每一分錢來支援市場。”珠啤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廖加寧說。
于是一個可能改變企業命運的新制度——零基預算管理模式變成珠啤人熟悉的綱領:對每一項費用支出,不是以過去的數據為基礎,而是完全從“零”開始,以費用—效益分析為基礎進行預算編制。
打造國際啤酒博物館
大到會議費,小到倉庫費甚至紙箱費,全部攤在零基預算的放大鏡下審視。珠啤的紙箱原來每個2元,但是以前的檢測只看重外表,去年開始透過研究厚薄找出最好支撐力的紙箱。“在提高質量的前提下,讓紙箱的價格下降超過20%。”從2007年推行以來,零基預算當年即為珠啤節約1.1億元開支,2008年更一舉省下1.5億元。
廖加寧透露,珠啤今年還將抓好位于廠區珠江邊的國際啤酒博物館的開館工作。“希望能打造成為啤酒文化休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