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竹葉青酒,別有滋味在心頭。
瀾滄江畔,滇之西南的臨滄,民族風情濃郁,地方特色突出,是一個最適宜于人類居住養生的地方。在臨滄,天空湛藍,空氣清鮮,大地一洗碧綠,那風仿佛有情,那雨似乎有意。在這樣的環境中推杯換盞,自然別有一番情趣。
搞文學的人在一起,常常標新立異。在小城里,我們五、六個人組織了一個文學沙龍,每個禮拜選一家餐館聚一次,要么火鍋,要么就點一個大獨菜。喝的絕大多數是本地產的廉價白酒,再貴也不會超出30元。時間長了,膩了,就改變聚會方式,由餐館轉入家里。事先約定晚上聚會的時間、由哪一家做東,不吃飯,只喝酒,炒點下酒菜就行。對于酒,也有要求,那就是不圖多,只求精。
時間過得飛快,一月有余,第一輪聚會行將結束,輪到我,已是最后一個了。 在我前面的幾位文友,都略顯擺闊,有的搬出水井坊,有的捧出茅臺,有的開啟五糧液,還有的居然讓大家品嘗洋酒。人家個個出手不凡,我又怎么能顯得太寒磣。
晚上聚會,我白天就到煙酒行里去轉悠,打聽各種酒的價格。煙酒行里的服務員都被我問煩了,可我老是覺得不是酒檔次太低,就是酒的價格太貴。于是,我在煙酒行之間走來穿去,最后在一家名叫“臨滄酒家”的專賣店里發現了竹葉青酒。店里叫杏花的姑娘說:“大哥,你的眼力真好,這竹葉青酒,如果自己喝,是一種享受。如果送人,既大方又實惠,對方也喝得健康。”我看了看說明,的確是好酒。于是花了三百多塊錢買了三瓶回家。
當我把酒往桌上一放,頓時覺得不對勁,我買三瓶酒的錢還不夠人家買一瓶,豈不讓文友們笑話!就在我坐在沙發上思考著是否重新買酒的時候,擺在博物柜上的一套酒具映入了我的眼簾。有了,有了,辦法有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出來。
那是我從傣族地區買來的一套精美的竹器酒具。有竹壺、竹杯、竹盤,還有一把竹提子。我把竹葉青酒倒進竹壺里,又把剩下的竹葉青酒和空酒瓶藏了起來。 晚上,文友們如約而至,幾句寒暄過后,我就把竹桌拉開,又將竹器酒具擺上。我吩咐妻子:花生、牛干巴、竹蟲等下酒菜全部用竹盤來盛,不用瓷勺只用竹筷,這樣,以竹為主題的酒會文學沙龍就開始了。
當我手握竹壺,給每一位文友斟酒時,鼻子靈敏的莊君就問:什么酒?這么香!我沒作答,只是舉起酒杯說:酒嘛,都沒各位家里的檔次高,但我建議,不管什么酒,喝了這一杯再說。我逐一地跟各位碰了一下,然后先干為敬。別人都干了,只有王兄沒有喝,只見他仔細的盯著竹杯里的酒,用鼻子在杯邊很陶醉的嗅著,然后對我說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開心,請你換個白瓷杯給我,我要看這酒的顏色。”我妻子拿了一只白瓷杯給他,他就把竹杯里的酒倒進白瓷杯里。當他看到綠晶晶、青澄澄、瑩澈透明的酒液時,他說:“開心啊,開心,虧你想得出來,設了這么一個‘全竹宴’。喝!喝了這一杯,再來它個三五十杯。今晚誰要是能猜出這酒是什么酒,我給重獎!” 我知道王兄已經知道是什么酒了,因為他不但愛喝酒,而且還對各種名酒有研究。且才思敏捷,洞察世事的能力特強。文友們你敬我一杯,我又回敬你一杯,推杯換盞輪番坐莊,不知不覺間,一壺已盡,我又背著他們倒來了第二壺。喝過三壺時,許君說:“我血壓高,不能再喝了。”王兄說:“喝,明早去量血壓,如果升高了,我買降壓藥!”楊君說:“這幾天我的胃不好,再喝,就麻煩了。”王兄又說:“不喝這酒,你才麻煩呢!”
王兄都問過好幾次了,就是沒人說對這酒是什么酒。王兄說:“你們這些人,一個個還是作家文人呢。今晚陳開心擺的是‘全竹宴’ 。你瞧,竹桌、竹盤、竹杯、竹壺和竹筷,連下酒菜都還有竹蟲,你說這酒不是竹葉青酒還會是什么酒?開心,你說是不是?”我趕快回答:“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讓你們見笑了。”王兄說:“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們需要營造的就是這樣的文化氛圍。竹葉青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補血、順氣除煩、消食生津等多種功效,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成了著名的珍品,其清醇甜美的口感和顯著的養生保健功效從唐、宋時期開始就被人們所肯定,是我國古老的傳統保健名酒啊。”此時,大家都靜靜地傾聽王兄高談闊論。
莊君平時很少說話,但記性特好,只要是他自己感興趣的文字,他都能過目不忘。他說:“之前,我雖沒有喝過竹葉青酒,但知道,歷代文人墨客對竹葉青酒也多有贊譽。例如:西晉張華寫道:‘蒼梧竹葉青,宜城九醞釀。’南梁簡文帝詩中也有‘ 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的名句。唐代大詩人杜甫喝了竹葉青酒后吟道:‘崖密松花熟,山杯竹葉青。’《水滸傳》中也多處提到飲用竹葉青酒,‘野店初嘗竹葉青’,‘ 三杯竹葉穿胸過,兩朵桃花飛上來。’。今晚承蒙開心兄款待,一飽口福 。我建議,將竹葉青酒定為我們文學沙龍活動的席間美酒如何?”莊君話落,掌聲響起,大家一致同意。
此后,每每舉辦文學沙龍活動,大家都喝竹葉青酒。酒席之間,自然都會談論喝過竹葉青酒后的一些感受。
快十年了,年年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