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取消了,三天時間,到哪里玩好呢?最近,總接到朋友類似的詢問。其實,在銀川玩,不外乎兩個方向——東去黃河邊,西至賀蘭山。五一前后,一定又是暴曬的天氣,所以小編多建議大家往山里走走。這里,我們向大家介紹的是有著悠久避暑歷史的賀蘭山滾鐘口景區。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自西夏以來是寧夏著名的避暑、旅游勝地。“奇異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宗教格局、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它成為賀蘭山令人最易親近的一個旅游地。記得母親那一代人年輕時都有過騎自行車上山的經歷。不過,現在私家車這么多,也不過驅車四十分鐘,就可以逃離喧囂的城市,來到這個春天里野花簇簇、枝條嫩綠的天然大氧吧了。
1 爬山
既然到了山里,首要任務當然是爬山。對于在家憋了一冬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比好好爬趟山、出身透汗更過癮的了。滾鐘口有這么幾座山可以爬一下。
一是筆架山,剛入景區就能看到這座形似筆架的山峰。那里修好了石階,成為一些人的固定健身線路。記得父輩們當年最常去占領的就是這座山頭。
還有前幾年開發出的蓮花山。從滾鐘口入口處右拐,上盤山路。大寺溝前有一座涼亭,那是通往蓮花山的必經之路。穿涼亭,沿石階小路而上,約二十分鐘,可登至蓮花山頂。蓮花山頂怪石嶙峋,這些石頭的怪異形狀不好解釋,不過,在這些怪石頭間鉆來鉆去,扮幾個鬼臉照張相,再在草甸上鋪塊餐布來次野餐,絕對愜意!另外,在蓮花山頂俯瞰銀川平原,還可以平添幾分登高望遠、壯志凌云的情懷。
有點難度的是青羊溜山。順著石板路一直到頭,沿著克馬倫丁靜修洞的遺址往上爬,就是青羊溜山了。這座山沒有人工的梯級,只能在山谷、枝葉與藤蔓中小心地踩在巖石上攀援。一般景區不建議游人爬,因為沒有安全保障。但也許就有人對這些所謂的“野山”感興趣,愿意手腳并用地征服它們。山頂也是一大片草甸,丁香花“五一”前后開得正旺,小心被撲鼻的花香迷醉。據說山頂曾是西夏行宮遺址,運氣好的話,興許能看到一塊琉璃瓦呢!還可以見到巖羊出沒于山中。在這個地方野餐也是不錯的感覺,但一定要記得將制造的垃圾帶回山下,因為這里沒有設立垃圾箱。
另外可爬的還有小白塔,也是拾級而上,沒有什么難度,充其量拓展一下自己的體能。
2 進溝
說起游玩,走一條自己的路,才能帶來新鮮的感覺。在此,小編要向你介紹兩條比較有意思的線路。如大寺溝、慶溝……打一個背包,帶上兩瓶水和一點干糧,就能把時光悠哉地揮散于山中。不緩不急,好不愜意。
大寺溝就在蓮花山谷底,是一條東西走向、長約六公里的狹長的水溝。可以從大寺溝橋下逆谷而上,也可從蓮花山下去,半路介入,還可以從小白塔順溝而下,逆行下行均可。這是一條排洪溝,因此,春、夏兩季,大寺溝林木繁茂、草長鶯飛,不斷抬升的地勢造就了大寺溝明顯的層次,瀑布、水潭、險石、怪木,會讓你的行程充滿更多的探險色彩。有時要在巖石上來回跳躍,有時要四肢并用。不過今年景區在這里修了環行游步道,又有兩座橋連通兩邊山體,路好走多了。一般的腳力也可以進溝。順著大寺溝一直往前,就到了櫻桃溝,兩條溝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既為櫻桃溝,溝里就有櫻桃樹,不過到了6月份才有成熟的櫻桃可摘。不過,那里的樹木繁密,陰涼處處,是避暑的絕佳去處。
另外,由石板路走到頭,沿著一條小徑向南,就可以走到慶溝了。慶溝也是一條有泉水流淌的溝谷。不過,這個季節降水稀少,不知道是否有泉水汩汩。一路上,也是像巖羊一樣在巖石上跳來跳去的,沿路可看到艷麗的野百合花,不過,看看就行了,可不要一激動就把這山中的野花采回家呀。這條溝也是枝葉茂盛,往上走,同樣有櫻桃樹。
當然,在這山體連綿不絕的滾鐘口內,無數不知名的山頭都可以成為你征服的對象,只要你有體力,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那些野山上的游人稀少,一旦遇到危險,可是無處呼救。
對于腿腳不好或體力不支的游人來說,就可以到滾鐘口參觀一下有名的三教并存的寺廟了。沿石板路一路直上,會看到有一組廟宇建筑。最下邊的是清真寺,那里有四百多年前在此傳教修行的也門長老克馬倫丁的“拱北”。近年來,前往這里參觀的穆斯林群眾絡繹不絕。清真寺也歡迎廣大穆斯林以外的游人前往參觀。從清真寺向左一墻之隔,跨上幾級臺階,就是小洞天了,這是一所佛教寺院。再往上走,就是一座道觀,叫賀蘭廟,那里的道長據說已近百歲。這種三教并存的格局在國內十分少見,所以這里去年被評為全國“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區”。另外,滾鐘口內,隨處可見寺廟式建筑,據資料記載,這里在明代時,有多達一百座寺廟,不過現在所剩不多了。
從這個角度游歷滾鐘口,參透它的文化與意境,有種尋古問幽的悠然。
3 歇腳
山爬完,廟看完,如果還戀戀不舍,想在這個大氧吧里多呆些時候,可以選擇在山里小住幾日的方式。放下行囊,在沒有任何負重的情況下,清晨爬爬四周的山,黃昏時在林陰道上散散步,就當是在天然氧吧里來一次療養吧。山中有這么幾個地方,既可以住,也可以用餐。
一是賀蘭山莊。解放前,這里是馬鴻逵的避暑山莊。小樓占地近三百平方米,是目前寧夏境內保存最完整的民國時期土木建筑。一樓曾是馬鴻奎當年的會客廳。還可以參觀一下當年他們住過的窯洞。一般就餐是在依勢而建的幾座草亭中,樹陰下就餐歇腳,非常涼爽。這里常年供應賀蘭山野生蘑菇面,還有山泉水燉羊肉及各式炒菜、涼拌山野菜。另外還有幾間平房可住宿。每個床位三四十塊錢。
如果想找個清靜,就可以到清真寺對面的晚翠閣了。晚翠閣當年也是馬鴻逵的戲樓,兩年前,幾個文化人把這里改建成文化氣息濃郁的“半山公社”。平時,這里的文人墨客往來不斷,在此小憩,品茗聊天,好不美哉。這個地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麗江、陽朔的酒吧,不過,這里卻獨獨不許飲用烈性酒。在這里抱本書,在晚翠閣廊檐下、聊齋草亭中曬曬太陽,喝喝茶,的確會享受到“最柔軟的時光”。尤其是天色漸晚、游人散去,紅色燈籠映襯下的小樓和草亭內,三五知己竊竊私語,就更有云深不知處的感覺了。這里除了茶和簡餐外,還有小木屋可供住宿。房間是通鋪,每間約在百元左右。這里還可出租帳篷等戶外裝備,想住深山里去的人可以在這里租個帳篷。
還有一處山莊比較有特色,那就是進山門處不遠的“鹿鳴山莊”了。從蓮花山下來,順著一個草亭子往下走,就可到鹿鳴山莊了。這里有獨具的高山垂釣,因為魚是用泉水養大的,所以肉質格外鮮美。這里的小菜園和涼蓬下的休閑小座很有農家樂的味道。鹿鳴山莊出有各種炒茶,最具特色的是風干羊肉、牛肉。
怎么樣?有了我的介紹,就知道怎么游玩滾鐘口了吧。五一就到了,趕快做個游山玩水的計劃吧!
提示
交通:自駕車由賀蘭山路一直向西,經軍區走新小線向西,一路有滾鐘口的指示牌。
自新月廣場坐旅游車,周一至周五,每天兩趟,8:30發車,15:30返回;9:30發車,16:30返回。周六、周日增加班次,早上8:00發車,下午15:00返回。單程票價為到滾鐘口8元。
費用:滾鐘口門票五一期間為每位30元。如果打算常去的話,帶一張自己的一寸照,在中山公園北門東側的銀川市園林局以東50米滾鐘口管理所辦理年票,每位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