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衰退本是自然規律。然而,天災人禍、疾病肆襲使一些特殊群體過早地承受了失去光明的煎熬。但久而久之,他們的生活并非人們想像的那樣糟糕,有的人成了作家,有的人甚至成了科技的前沿人物……
記得我剛搬新家時,對周圍的一切都還不熟悉。居住了一段時間后,生活逐漸穩定了下來。這時,我才發現,住在我家隔壁的是一位盲人。鄰居的失明是一年前發生的車禍所致。在那次車禍中,他的妻子因受傷過重離他而去了,留下一個5歲左右的女兒與他相依為命。對于他們來說,生活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鄰居們都會盡量地幫助他們。但令人奇怪的是,對于鄰居們的好意,他總是面帶感激地拒絕。
一天,我下樓辦事的時候,剛好碰到了盲人鄰居送女兒去幼兒園回來,正扶著樓梯的護欄摸索著向上走。他家住在四樓。看他走得艱難,我便主動提出要幫他。他笑著擺了擺手,道:“謝謝了,您忙您的吧,我能行。”
“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可一個人走太危險了。”我不解地說。
“沒關系的,我小心著呢。”鄰居一邊說,一邊繼續往樓上走,同時,對跟在他身后的我說,“我明白大家的好意。但是對于你們的幫助,我不能一味地接受。你想想,幫得了一時還能幫得了一世?以后的路還長著呢,只有我自己把路走熟了走穩了,即使以后你們這些好心人不在我的身邊,我也能生存下去。”
“可您什么都看不見,這多難呀。”
“呵呵!”鄰居輕輕一笑道,“不,我能看見。因為我是在用我的心看這個世界,心亮了,眼睛自然也就亮了。”
“心也能看見世界?”我有些好奇問。
“是的,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雙藏在心里的眼睛,只是很多人都沒有發現,也不愿意睜開。”鄰居深有感觸地說。
鄰居的一席話,讓我的心頭猛得一震。無獨有偶,幾年后的今天,突然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一個重慶中年女,因疾病,不僅失去了光明,也失去了丈夫和美好的家庭。然而,她沒有失去對未來的希望,而是經過一步步努力成了小說寫手的紅人。她的成功,除了用心去看待事物,還能依靠什么呢。
那些失去了光明的人,靠著明亮的心和一次次摔倒后爬起來的勇氣,最終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何況我們健全的人,更應該學會用心去看待身邊的事物,給自己一個光明的世界。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