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喜歡喝沒有過濾的威士忌,這倒不是標榜什么個人品位,實際上過濾的威士忌口感上還會順滑一些。
眼下“過濾”又成為了時髦詞匯,回想上一次流行還是過濾嘴香煙橫空出世的時候,如今給電腦強制裝個過濾軟件不禁讓人聯想起古代歐洲婦女的貞操鎖——拒腐朽永不沾??!
言歸正傳,談談喝威士忌的過濾吧,在以前的專欄里我提到過一次Non Chill-Filtered,意指未經冷凝過濾(Chill-Filter)程序,很多初級酒友對酒居然還要過濾感到意外,莫非是酒體變質?
其實酒的過濾古來有之,《金瓶梅》里寫潘金蓮誘引武松,“婦人又篩一杯,武松卻篩一杯遞與婦人,連篩了三四杯飲過?!薄都t樓夢》也講過“薛蟠說著便要篩酒。”以前有許多不喝酒的書呆子二百五把篩酒說成是溫酒或者斟酒,但實際上篩酒就是用網狀物來過濾酒。
為什么古代喝酒要過濾?因為黃酒米酒之類的自然發酵酒中有許多雜質,怕影響到口感所以就有了這道工序。我對此印象深刻的是幾年前到浙江紹興古越龍山酒廠喝黃酒,發現剛開壇的陳年老酒里果然有許多黑色沉淀物,不濾一下還真觀感不雅。
威士忌屬于高度的蒸餾酒,正常情況下除了色澤以外是看不到有什么沉淀雜質的,但威士忌的主要成分酒精是活躍的有機溶劑,許多酒體中的油脂芳香物質和木桶陳化中的有機質都是溶解在酒精中的,酒精有個特性是不穩定,溫度一有變化溶解度就會改變,所以一杯本來清澈通透的威士忌當我們按習慣偏好加入冰塊后,隨著溫度的降低,許多有機質就會析出,酒就好像潮汕人剛沖出來的功夫茶一樣多了一些白色“煙霧”蘊繞在杯中。
只有上好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才會夠膽推出小眾口味的非冷凝過濾威士忌,非冷凝過濾的威士忌最大程度發揮了酒體的復雜性,我鐘愛的格蘭杰GLENMORANGIE就有許多原味的Non Chill-Filtered,市面上多數還是被“綠壩”過一次的威士忌。調和威士忌都會在冷卻后過濾去掉其中的固體的油,避免調和過程中的一些“意外”反應會讓酒看起來不夠清澈。
我個人喜歡喝沒有過濾的威士忌,這倒不是標榜什么個人品位,實際上過濾的威士忌口感上還會順滑一些,只不過作為一個有過酗酒歷史的酒鬼,舌苔變厚了,希望來多點刺激,每天愛酒多一些。
編輯: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