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報協會網的編輯記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2周年的前夕,拜訪了新四軍老戰士,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通信部部長的徐將潤將軍。 徐將潤1945年4月參加新四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及新時期軍隊建設。參加過天目山反頑戰斗,蘇中、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等戰役,榮獲獨立功勛榮譽章、解放獎章、淮海戰役紀念章、渡江勝利紀念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功勛章等獎勵。 離休后的徐老離休后,筆耕十年寫下了三卷本的《軍旅人生》,為社會,特別是軍隊建設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拜訪結束時,徐老特意向中國產業報協會網贈送了一套《軍旅人生》和三篇文稿。 中國產業報協會網的編輯記者在隨后的座談會上一致認為,徐老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本身就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令人敬仰。拜讀徐老的文章、回憶錄可以清晰的看到,徐老用他的親身經歷,真實客觀地反映了從抗日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以及新時期的軍隊建設。真實、客觀地反映了一個農村青年,在部隊和黨的培養教育下,經過無數的風風雨雨,經受血與火的考驗,逐步成長為一名軍隊領導干部,為黨和軍隊事業無私奉獻的人生歷程。這是一段歷史的真實寫照,具有文獻價值,是一筆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拜讀徐老的《軍旅人生》,特別是徐老的三篇贈文,中國產業報協會網的編輯記者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增強了對做好協會網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也是中國產業報協會網貫徹中國產業報協會指示精神,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附,徐將潤將軍的三篇文稿 24軍教導團記事 徐將潤 渡江作戰后,我們24軍從浙江回師進駐南京,不久,又北上徐州。 1950年,我們定駐徐州后,上級決定我去軍教導團(當時是軍的“最高學府”)一隊(連長隊)學習。教導團團長、政委由皮定均軍長兼任。副團長是惲前程,副政委是樂時鳴。 我編入一隊六班,全班十二人。除我是軍司令部作戰科調去的,其余均是部隊來的正副連長。班長是一位老連長,我選為本班的黨小組長。因為我年齡最小,他們親切真摯地喊我“小徐”或“小徐組長”,我挺感溫暖。 本班的同志,個個政治覺悟高,意志堅定,作戰勇敢,經歷過殘酷戰爭的考驗。人品質樸憨厚,正直坦率,身體強壯結實,我們在一起相處特好。他們作戰和帶兵經驗豐富,武器使用熟練,射擊成績優良,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回憶親身經歷,對全班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態度端正,訓練勁頭很大,行動重于言詞。 過去,天天行軍、打仗,沒有專門時間集中學習的機會,這次抽調到軍部教導團進行正規訓練,提高能力素質,十分難得,紛紛表示要好好學習,不辜負上級的期望。 當時,國民黨軍隊潰敗逃跑被殲,徐州剛解放,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民不聊生,困苦不堪。物質條件十分匱乏,生活也很艱苦。大家對此都不計較,認為新中國成立了,人民當家作主了,生活上比戰爭年代好得多了,人人決心抓住機會認真學習,交流帶兵經驗,努力提高軍事素質和訓練能力,回到部隊把連隊工作搞得更好。 大家的學習積極性,不是看口頭表態,而是全看行動,實實在在落實到實練上。 二是訓練、生活極為嚴格,看行動,看實效。 那時,每個班分東西兩邊睡大通鋪,過嚴格的戰士生活。 早上,天蒙蒙亮,號聲一響,刷一聲爬起,穿衣疊被,立即排隊跑步奔向大操場,全班站齊報到。本班連長們動作非常利索整齊。我開始動作稍慢點,但很快就趕上了,畢竟我還年輕,肯學習,也算精干,不甘落后呀! 操場上徒手齊步走、正步走或跑步,有時背步槍走步,個個精神抖擻,配合很好,全班無一落后,大家口令喊得響亮整齊。他們任何時候各方面體現出是戰士出身,是苦水中泡大,在戰斗中煉成的年輕干部。 制式教練的單杠、雙杠,開始除個別人差點,大多數能上去,木馬開腿跳、并腿跳,個個都跳得好,經過訓練,我的動作完全能跟上,不亞于他們。齊步走、正步走、跑步,姿勢、步伐整齊劃一,全班都符合要求。 射擊訓練由臥倒、裝彈、瞄準、擊發,由分解到連續,要求姿勢平穩,動作正確。實彈射擊,全班優秀。打靶是連長們的基本功啊!也是從戰場上磨煉出來的。 全隊每周或兩周進行一次夜間緊急集合。摸黑起床、打背包,持槍緊急集合,走出營區在陌生地形行軍幾公里、十幾公里,不能掉隊。 我們的教學按訓練計劃、程序實施,針對性強,循序漸進,一步步推進,很扎實、很嚴格。對每個課目教學法,要求人人會講、會操作、會作示范,要評比講評。訓練不走過場趕進度,全班從不弄虛作假,錯了當場改正,一直到符合要求。我通過見學和訓練,真正掌握了要領和實際動作,以及組織連隊教學和訓練法。 教學中重視啟發性,舉一反三,不照搬硬套。充分調動大家積極性,培養學員主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刻苦鉆研,互幫互學,發揚民主,共同進步,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我們班的學習成績一直處在全隊的前列。 三是參加團部會操情緒飽滿,行動嚴肅、緊張、正規。全團隊列整齊、紀律嚴明、非常威武。 每次會操,大多是副團長、副政委主持。當場檢閱隊列,或單項整體表演,共同參觀見學。有一次,皮定均軍長親自檢閱,全場立正,誰也不敢動一動。軍長還現場登臺講話。聲音洪亮,鏗鏘有力,言語簡短,要求嚴格。有表揚有批評,表揚受鼓舞,批評很嚴肅,但受到深刻教育。軍長要求大家專心學習,不要牽掛部隊的事,從嚴訓練,嚴格紀律,不允許松懈。要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抓緊時間,圓滿完成這次正規化訓練任務等等。 四是開黨小組會發言踴躍,勇于自我批評與相互批評,從無虛假,會風端正。 同學們對訓練和生活中的缺點自覺地開門見山自我批評,如某次動作慢了,有的項目不夠認真,做得不到位,有的內容熟悉就不愿多花功夫等。講真話、實話,不講空話、大話。敢于開展相互批評,不留情面,直截了當,但態度真誠熱情,不挑刺找茬,聽了讓人感到真心實意,樂意接受,口服心服,不會產生隔閡或顧忌。即使有的人對晚間睡覺打呼聲太響也提出了意見,大家聽了也同情也不計較。 由于同學們為人正直,以身作則,重視黨日活動,支持黨小組長的工作,所以,主持開會很順利。每次開會,積極交流思想上、學習上的心得體會,大家都受到了教育,滋潤了心靈,加強了團結,增強了黨性,開會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我很感謝全班同學的支持和幫助。 五是積極參加群眾性的體育活動,自覺鍛煉和增強體力。 本班全體同學積極進行跑步、單雙杠、木馬和擲手榴彈活動,擲彈既講遠,更注重擲準。我與另一位同學還報名參加了本隊組織的籃球隊,我是一名積極份子,也算一個主力隊員,本班同學常為我加油打氣。我們一隊和二隊經常進行比賽,我們隊打得勇猛頑強,配合默契,投籃率高,所以,贏球次數也多。我們隊在全團籃球活動中開展得好,打得也好,常受上級表揚。 全班通過體育活動,鍛煉了身體,提高了意志,增強了團結愉快的良好氛圍,為完成軍事訓練任務起到了保障作用。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回眸消逝的昨天,首先離不開戰火的礪煉與考驗,同樣,也離不開新中國成立之初,軍教導團這段歷史的培養與教育。雖然我過去沒有機會和條件進什么大學,但當時全國剛解放,教導團就酷似“大學”,對我今后在連、營工作的軍事訓練、行政管理以及人生發展起到了打基礎的積極作用。 這段成長歲月的腳步,雖無殘酷的戰斗場面和高科技的情景,但是,解放戰爭剛結束,上級從戰略高度考慮,立即組建軍教導團,抽調連隊干部培訓,保留戰斗骨干,為加強革命軍隊正規化建設,繼承、發揚黨和軍隊的優良傳統、作風,這是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意義深遠。 上述點滴往事記錄,留下了不平凡的影響,使人溫暖、激奮、向往。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2周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溫回憶,不由對曾經同窗的老連長、老同學深深懷念,讓我永遠銘記心中。 謹以此文與中國產業報協會網編輯記者共勉。 (2009年) 皮定均司令員的親筆信 徐將潤 我每次含著激情細讀回味老前輩老領導皮定均司令員給我寫的親筆信(見《軍旅人生》第二集文稿231頁。)總讓我心靈震撼,感慨萬分。 高級領導人親筆手書,本是少有的事,無疑非常珍稀;而手書的內涵深蘊,意義深遠,更顯得極為重要和珍貴。 首長十分重視下屬的政治思想狀況。因為一個人的政治思想,決定他的立場、觀點、方法及工作態度,以至涉及整個政治命運和未來的發展。首長對下屬的關懷,抓住了根本,為我帶來了動力。 首長要求“抽出時間學習政治,又要不放松業務。”重視德才兩個方面。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得講政治,必須有政治的頭腦,政治的保證。講政治又不放松業務,使政治與業務緊密結合,德與才兼備。使之,沿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做好業務工作,更好地發展。 我們講政治,就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和發揚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作風,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改造主觀世界。使之具有崇高的理想境界和奮斗目標,更加兢兢業業地工作,甘于淡泊,樂于奉獻,永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我們講業務,就要具有強烈事業心,精通本身必備的知識、業務和能力;具有科學精神,掌握客觀規律,勇于創新的思維和獲取、運用現代新知識的能力;具有遇到復雜情況的分析、判斷和果斷處理的能力;具有前瞻性的謀略、運籌,建設和“未雨而綢繆”的預見性、計劃性的實際操作能力;具有英勇頑強、勇往直前,實施正確指揮和協調各方面關系的應變能力;具有埋頭苦干,求真務實,不搞表面文章,排除萬難為人民群眾多辦實事的工作魄力和清廉公正的作風。 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新形勢下,歷史和人民賦予的崇高使命。 人要積累自己的成果,建立自己的誠信,需要長期的奮斗;人要失去自己的成果,丟掉自己的誠信,可能毀于一旦,前功盡棄。 因此,人生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實事求是、戒驕戒躁。 首長指出:“要注意到看遠處,要學會向遠的地方看問題。”這是十分重要的叮囑。在國際風云變幻的復雜情況下,在國內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要冷靜觀察,沉著應對;努力學習,勇于實踐,積極作為。任何時候,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有成功、有失敗、有曲折。集體和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出現一些曲折是難免的。古人曰:“失敗是成功之母”,古代和現代很多事例都證明這個真理。“勝不驕敗不餒”。有了成績決不傲氣,遇到困難決不泄氣,任何時候要堅定信心。只要善于從經驗中提高水平,從曲折中吸取教訓,真正改進,與時俱進,堅持創新,最終會取得成功。 所以,一個人民的干部,一名軍人,任何時候都要看到前途的光明,要從長遠看問題,從而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永遠跟著黨走。 首長的信言簡意賅,字字句句透著關懷之情,指出了前進的方向,要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循循善誘,殷殷期望,使我深受感動、鼓舞和鞭策。讓我一生牢記不忘,受益匪淺。 皮定均老前輩是一位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紅軍老戰士,是久經沙場,戰功卓著,治軍嚴格,鐵面無私,關愛基層,品格高尚,聞名全軍。曾任蘭州、福州兩大軍區司令員,是令人敬畏的名將。 1955年解放軍授銜時,毛主席對皮定均:“皮有功,少改中”的著名贊語,一直流芳后世。 皮定均司令員以真摯的情感和模范行動教育人,是我一生學習、實踐的榜樣。 (1990年筆記,2009年為中國產業報協會網編輯記者重抄并共勉) 改革開放30周年有感 徐將潤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們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制定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的正確路線。 我記得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在學習中激情寫下了《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的一首詩: 橫掃“四害”人盡開顏,高舉旗幟 奮勇向前。 三中全會 轉折起點,端正路線 譜寫新篇。 建現代化 全民心愿,平反昭雪 重作貢獻。 小平統帥 檢驗真理,開創中華 嶄新局面。 (見《軍旅人生》第三集7頁,一九七八年十二月) 今天,重溫這首三十年前的內心展現,仍然心潮澎湃,激情不已。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新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變化,取得了光輝的偉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和驚嘆! 北京軍區黨委在一九七九年一月,為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召開了黨委四屆二次會議(擴大),我始終參加了這次會議,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在這次會議上,我堅決擁護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同時,結合軍區實際,對軍區工作重點轉移提出了積極大膽、具有創新精神的建議,會議對我的發言出了第88期專題簡報。 我的建議是: 1、進一步抓好對技術兵的建設:提出了七條建議,其中一條,為現代化轉移培養人才,電子對抗今后要重點發展,希望軍區設法解決訓練機構和實際困難。(總參和軍區很重視,決定成立電子對抗教導大隊。進而使電子對抗工作逐步取得了很大發展。) 2、建議加強對現代化軍事科學和外軍的研究,提出了五條建議。(以后,上級都很重視,分別得到了解決。)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總參和軍區對新形勢下的電子對抗工作極為重視。 在三十年前,即改革開放之初,軍區司令部組建了四部(電子對抗部),我被任命為部長。 一九七八年,總參四部在濟南首次召開電子對抗座談會,沈陽、北京、蘭州、濟南軍區四部部長參加,(濟南軍區是作戰部副部長參加)北京軍區是我參加了會議。會議研討全軍電子對抗工作及有關問題。屈培壅部長支持,總參伍修權副總長始終參加了這次會議,并多次簡短講話,對全軍建立四部和電子對抗工作極為重視。伍修權副總長是全軍和外交戰線聞名的著名人物,他親臨會議,對大家是一個很大的鼓舞,讓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子對抗工作,對我們來說,是一張白紙,是沒有經驗的新領域,缺乏專業技術干部和電子對抗設備、器材,幾乎一切都要從零起步,從頭開始,困難重重。 在軍區黨委的領導和總參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我們突出貫徹了改革創新的精神。首先,在組建中重視人才培養,敢于挑選有特長、有朝氣、有學歷的年輕干部。老帶青、青促老,優勢互補,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緊緊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一心一意,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求真務實,埋頭苦干,邊工作邊學習邊研究。靠干中鍛煉人、培養人,干中多出成果。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請進來講課,走出去學習,并求得軍地多個系統的支持和幫助。我們迅速組建了雷達、電子對抗分隊,加緊培訓干部,組織分隊嚴格訓練、演習,整理編寫《電子對抗》書籍,《電子對抗動態》和有關專業教材,發給機關、部隊研究、學習參考。并積極開展科研和技術革新工作,完成上級賦予的研究試驗任務,有的項目曾獲得軍區科技二等獎,并在《戰友報》上得到了表彰。(見《戰友報》 由于上級的正確領導,多方面的積極努力,為軍區電子對抗、電子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完成了總部和軍區賦予的艱巨任務。(見《軍旅人生》第一集42頁“北京軍區電子對抗部隊誕生記”和60頁“未來反侵略戰爭中電子對抗的特點”以及其它文章。第二集28頁“秦基偉第一政委與我談話記”。第三集4頁“電子對抗匯編感”、105頁“追上新時期現代化信息化潮流”等)。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取得上述的成果,打開了電子對抗領域的新局面,實屬不易。 …… …… 總部和軍區首長對四部工作的指示、批示,是對四部工作和全區電子對抗人員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在此,我特別對原四部和直屬單位的全體同志以及全區電子對抗、雷達分隊干部戰士的高度覺悟,團結協作,迎難而上,真抓實干,勇于創新,艱苦創業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和真摯的感謝!這是軍中情啊!這是集體力量的勝利!讓我永遠銘記心中。 現在,重溫和回顧三十年來,改革開放親身經歷的往事,體會最深的是:黨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和改革創新精神,是指引、激勵我們做好工作的源泉和動力!從而,鼓舞和增強做好工作極大的信心和充分的積極性。 這是歷史上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牢記不忘!(2008年筆記 2009年為中國產業報協會網編輯記者重抄并共勉)(來源:中國產業報協會網www.acin.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