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1904—1997),學名鄧希賢,四川省廣安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鄧小平的飲食生活有著自己的規律。鄧小平非常喜歡喝米酒,有時甚至和夫人卓琳一起自釀米酒。他說:“我喜歡吃一點米酒。很簡單,很好做,我都是自己做。先煮糯米飯用缸子裝起來,放點白糖,然后加點酒藥(酒曲),密封幾天就可以吃。”卓琳非常善于釀酒,她根據鄧小平的身體狀況,多次親自釀糯米酒,盡量滿足鄧小平的口味。糯米酒是中國傳統的補益類酒種。當時鄧小平血糖有些低,因而飲用性溫熱的米酒有利于血糖上升。
鄧小平喜歡飲酒,這從當年每天的食譜中更可以看出:
早餐:一小碗糯米酒釀沖雞蛋,兩個饅頭,一碗稀飯,一點點的豆瓣醬。
中餐:一杯白酒或米酒,三樣素菜(青菜、黃瓜、苦瓜或韭菜),一碟豆瓣醬或辣椒醬,兩小碗米飯。
晚餐:一杯白酒或米酒,三樣素菜,兩小碗飯。只是星期天才買點葷菜加餐。
糯米酒的制作方法是:
糯米、甜酒曲各適量。將糯米淘凈,放入鍋中蒸熟。將蒸好的糯米飯倒入一盆溫開水中,進行搓洗,這樣可避免糯米之間相互粘連,然后再撈起濾干。待溫度降至40℃左右,把一定量(一般甜酒曲每袋做米酒5升)的甜酒曲研細,將80%的曲倒入糯米飯中,拌勻,而后將拌好酒曲的糯米飯裝入盆中或罐中,再將余下的20%的曲均勻地撒在糯米飯上面。在拌勻的糯米飯中間戳一個小洞以利出酒,也可在糯米飯上撒一些干桂花。取35℃的溫開水,倒入盆中,加蓋封好,放在坑或鍋中,溫度保持30℃左右,兩天即可。
米酒,又稱甜酒、甜曲酒,是用糯米、甜酒曲發酵釀造而成。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溫,入脾、胃經,有行藥勢,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養皮膚,散濕氣之功,適用于胃脘冷痛,月經不調,痛經,風濕骨痛等。《名醫別錄》言其“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本草求真》言其“溫飲和胃,怡神壯色,通經和脈”。
我國民間有產后產婦喝米酒的習俗。產婦生孩子時氣血耗損,陰液勞損,喝一些米酒可以補血行氣,促進血脈流通,調養周身氣血,避免產后出現氣血兩虛、頭暈、乏力、眼花、易出虛汗及惡露不下或下之甚少等不適。同時,米酒有活血散寒作用,產后喝米酒可以幫助產婦避風寒,既可預防產后關節疼痛等諸多疾患,又能夠通經活血,溫補脾胃,可促進乳汁分泌。
米酒乙醇含量低,甜潤爽口,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夠幫助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舒筋活血、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功效。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米酒中的一組酶抑制劑有增強記憶的作用,因而對老年性癡呆、腦萎縮有一定治療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米酒雖然酒精度低,但仍然含有一定的酒精量,因此對酒精過敏者不宜飲用。一次也不能飲用過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多而至醉,夏季更不宜飲用。《本草拾遺》言“米酒不可合乳飲之,令人氣結。凡酒忌諸甜物”。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