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Wine”,這個由南非黑人獨創(chuàng)的詞匯,并非指代葡萄酒的顏色,而是特指由黑人經營并負責釀酒的酒莊所出的產品。在一貫由白人壟斷的釀酒業(yè),南非黑人釀酒師釀造的Black Wine帶著非洲最南端的綿長滋味,已成為了葡萄酒領域為人矚目的新角色。
第一次品嘗南非葡萄酒的感覺,就像赫爾曼·黑塞在《我最心愛的書》中寫到的那樣——“在最遙遠、最陌生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個故鄉(xiāng),并且對那些似乎極隱秘和最難接近的東西產生熱愛。”南非葡萄酒既有舊世界法國葡萄酒的那種優(yōu)雅細致,又有新世界加州葡萄酒的那種成熟艷麗,就像是“新世界和舊世界葡萄酒在非洲大陸上碰撞出的火花”。
這樣驚喜的感覺,一如你第一次接觸到“Black Wine”,這個或許讓你有些疑惑的詞匯不是指在“紅”、“白”和“桃紅”之外第四種顏色的葡萄酒,而是代表由黑人釀酒師主持的酒莊所出的產品。和黑人在舞蹈、歌唱等藝術項目上神奇天賦一樣,對于釀酒,他們似乎也有自己特有的敏感,并把這種對葡萄酒獨到理解融入到了“Black Wine”之中,在葡萄酒世界中,成就了一種新的維度。
“Black Wine”,簡單地說即為“黑人葡萄酒”。這個詞匯,似乎是南非黑人釀酒師的專屬——不管是在歐洲還是葡萄酒的新世界產區(qū),即使是擁有很多黑人移民的國家,也幾乎沒有過黑人擁有酒莊或從事釀酒的工作。
南非的葡萄酒業(yè)發(fā)端于17世紀。1659年2月2日,是南非葡萄酒歷史上值得記憶的日子。在南非建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的Jan van Riebeeck在日記中寫道:“感謝上帝,第一次用開普(Cape,南非地名)的葡萄釀出了葡萄酒。”在19世紀,這里的葡萄酒已在歐洲非常著名,最典型的康斯坦提亞甜葡萄酒為拿破侖所喜歡,沙皇也對這種酒非常欣賞。
開普敦,南非幾乎所有的葡萄園都位于這座城市周邊100公里之內的地帶,來自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氣流交匯讓這里的氣候如同地中海一般陽光充足,天氣溫煦,非常適合優(yōu)良葡萄的生長。南非是傳統(tǒng)的白葡萄酒生產國,主要品種是Steen(Chenin Blanc白詩南的當?shù)孛?、Hanepoot(亞歷山大玫瑰)、鴿籠白(Colombard)、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等。主要的紅葡萄品種則有:神索(Cinsault) 、赤霞珠(Carbernet Sauvignon)、Pinotage(品樂塔吉)等。
光影中的葡萄酒 新浪尚品配圖
獨特而又適宜的氣候為南非葡萄酒帶來了非同尋常的嗅覺和味覺體驗,時至今日,南非已經是世界主要的葡萄酒產區(qū)之一,種類豐富,質量完全可以與世界上最頂尖的葡萄酒相媲美。盡管屬于新世界葡萄酒,但南非葡萄酒卻兼具舊世界葡萄酒的一些特性,這種獨特的個性口味使得南非葡萄酒自成一派。
南非黑人釀酒師也開始登上了繽紛的世界葡萄酒舞臺。他們帶著獨特而甘美的Pinotage和Chenin Blanc征服著世界各地酒客的心,也讓一個詞受到了世人的側目——“Black Wine”。
身為黑人,要在一向幾乎由白人壟斷的葡萄酒行業(yè)獲得成功,并非易事。但也許和黑人在許多藝術領域擁有驚人天賦一樣,對于葡萄酒,他們也有著自己的獨到感受。看起來略帶羞澀的Tseliso Rangaka是南非黑人釀酒師中的佼佼者,他的傲人成績來自于他釀造的甘美的Pinotage和獨特的Chenin Blanc。受到灰霉菌的感染讓酒回味帶著苦味,而Tseliso卻利用灰霉菌的感染來增加Chenin Blanc白葡萄酒的復雜性——這有點類似于貴腐葡萄酒的道理,只不過他釀出來的是干白葡萄酒。Tseliso釀造的Chenin Blanc有一種誘人而獨特的口味——葡萄有將近20年的樹齡,成熟的蘋果和柑橘香氣之外還飄忽著類似枯木和潮濕樹葉的復合感……
如此巧妙而大膽的思路和釀酒方法讓人不得不佩服,正是這樣高超的手法和對葡萄酒的的獨到理解讓Tseliso Rangaka和他釀造的葡萄酒漸漸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愛好者的認可和喜愛,“Black Wine”這個獨一無二的詞匯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推向了世界。
Tseliso Rangaka是毋庸置疑的“黑人葡萄酒”中的代表人物,杰出的黑人釀酒師已在葡萄酒行業(yè)中嶄露頭角。由黑人女釀酒師釀制的Riesling Noble Late Harvest(南非對雷司令貴腐甜酒的叫法)也被資深人士贊嘆不已。稱贊其“具有經典口味和復雜的香氣,讓人聯(lián)想到德國萊茵地區(qū)BA或者TBA(德國葡萄酒中最雍容華貴的Trokenbeerenauslese)”。
今天“Black Wine”已經走向了全世界,在葡萄酒新舊世界的激烈競爭中,“黑人葡萄酒”可謂是一股不容忽視的新興力量。“我相信黑人應該在南非葡萄酒行業(yè)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黑人葡萄酒’也只會是一個臨時性的種類,但是現(xiàn)在對于我們來說,這個臨時性的種類對于讓更多人關注黑人釀造的葡萄酒也是必須的,在推廣方面有積極的意義,但是終歸有一天它作為一個種類會消失。”Tseliso Rangaka此話背后的深意也許意味著某種文化與精神的融合——也許,從今天黑人進入葡萄酒行業(yè),“Black Wine”的誕生即可以看做是這種融合的發(fā)端。
黃昏時分,在陽臺或是庭院之中,在夕陽的金光中遙望遠方,想象著遙遠南非的田野、葡萄園和好望角的驚濤駭浪,慢慢地品嘗一杯黑人釀酒師精心釀制的“Black Wine”,那種溫潤的綿長滋味,猶如在聆聽一首淺唱低吟的古老黑人歌曲,讓你領略到那塊古老大陸的神秘與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