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華在一家銷售生活用品和化妝品、保健品的大型直銷公司杭州分公司做業務員。有一次坐火車去廣州參加業務培訓。在回來的火車上,他像平常一樣與鄰座們聊著天打發時間。坐在他旁邊的是一位在從廣州返回南京的小私企老板,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后來錦華很順理成章的聊起了他所銷售的產品。火車在天亮時到達了杭州,錦華在下車前從隨身包里掏出一支牙膏來送給那位乘客,并且相互更換了名片。
三天后,錦華接到那位私企老板的電話,說他只在那天的火車上用了一次他贈送的那種牙膏。雖然只用過那一次,他卻喜歡上了那種牙膏,但遺憾的是他們那邊沒有這種牙膏賣。那位乘客說想再要一支牙膏,錦華第二天就購買了火車票,按照那位私企老板名片上的地址,往七百里路外的南京出發了。
知道這件事情的業務伙伴們都說他簡直是瘋了,從杭州到南京,光路費就要好幾百塊,送一支才值幾塊錢的牙膏過去,明顯就是一件得不償失的蠢事。
但錦華認為直銷這個行業的特點,一是任何一位消費者都可以成為業務員,無論是全職還是兼職;二是直銷的最大銷售方式就是人際網。所以,錦華料定只要那位私企老板真正喜歡上他的產品,將可能帶動一大群人來消費甚至是來做這項業務。
錦華從南京回來不久,那位私企老板又打來電話,說他覺得那牙膏好,一邊自己使用一邊推薦給他的親人和朋友使用,結果有相當多的親友對那種牙膏青睞萬分,紛紛表示愿意長期使用這種牙膏。這一次,他整整要了一箱,而且此次他主動提出來從快遞公司發貨。
時間一天天過去,由此及彼的,那位私企老總從牙膏漸漸地接觸到了其它日常用品和保健品、化妝品,銷售狀況越來越好。同時,有不少消費者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前景,紛紛作起了專職業務員,一時間,業務員人數與銷售額形成了有機的立體式增長,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銷售團隊。不到一年,這個團隊的獨立銷售業績竟然夠上了開設公司統一專賣店的標準。
專賣店開起來以后,錦華作為直接領導每三個月過去一趟,對那邊的業務員進行專業培訓。時到今日,那個團隊的綜合能力已經完全獨立,專賣店更是增加到了5家,每月銷售額也都在300萬元以上并且呈不斷上升勢頭。
七百里路送一支牙膏,用短淺的目光來看,確實是一種愚蠢的舉動,但是從長遠來看,錦華的這種“愚蠢”,卻正是成功創造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新團隊、開拓新市場的另一枚鑰匙。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