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書房陽臺上,擺放著家里僅有的幾株植物,一是極具藥用價值的蘆薈,一是綠意養眼的吊蘭,還有母親來我家小住時在路邊隨便買來的一株秋海棠。
我不是一個喜歡擺弄花草的人,因蘆薈常用來消炎解毒,我便不自覺地善待它,其實,所謂的善待,也無非就是在閑暇時給它澆澆水、曬曬太陽。養一盆茂盛的吊蘭能調節室內單調的色彩,為書房增添一些鮮活的生機。再說,讀書人似乎都喜歡用花顯出自己的雅興,所以每天起床,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關照它。
只有那盆秋海棠,看起來顯得十分委屈,自母親回老家之后,就被我“下放”到了陽臺的角落里,雖然偶爾也會給它澆澆水,但從沒肯抽出一點時間去仔細欣賞它。
一天,朋友到我家來玩,她在陽臺上大驚小怪地叫我,我急急忙忙過去問她怎么了,她卻指著秋海棠對我說:“你看那邊的秋海棠,開花了!”
我把目光投向那已經久被忽視的秋海棠,可不是,在那美麗的葉片下面已經有三個拳頭般大小的花球了,那鮮艷的紅色很是醒目,細密的花朵看上去很是喧鬧,但又顯得那么歡快。看樣子,這花兒已經開了好幾天了。從長出花蕾到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竟然都沒有發現呢!
看來,我的心思都用在了別處。
有時我會想,這花兒多傻,它開給誰看呢?可是,一朵花其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于傲然綻放,在生命的舞臺上,它的綻放成了表演的唯一理由和全部使命,有沒有觀眾是與它無關的。理解了這生命的真諦,它也就不會介意是否有人關注自己的開放。角落里看似寂寞的花,其實一點都不寂寞,這寂寞只是我們的感受。
常常說“境由心造”,是的,造什么樣的境全看你有一顆什么樣的心。
生活中,有些時候我們會做一些并不見得有意義的事,但為什么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去做呢?就是因為它們帶給我們心理上的滿足是任何東西都無法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替代的。當我們深深陶醉其中的時候,金錢、地位、鮮花、笑臉,對我們來說都已不重要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是真正的人生之樂。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