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田的時候,每次學習總會有企業家發言,請豐田專家對中國企業提提意見。我本以為,他們會談談諸如戰略遠見,國際化之類的建議,沒想到,他們卻不約而同地提了同一個建議,那就是,希望中國企業家在管理中要多“現地現物”,而不是總浮在上面討論。
現地現物(genchi genbutsu),在日語中是指實際的零部件和實際的地點。
我剛聽到“現地現物”的時候,總感覺很別扭,也許是因為中文里沒有這種別扭詞的原因吧。
但對豐田來說,這幾個字卻意義重大,因為這是豐田最重要的管理原則之一。
而對“現地現物”最好的解釋,則是我在豐田聽到的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的名字叫“在車間走直道的家伙干不成事”,或者說“絕不要提拔一個在車間走直道的人”。
這幾句話是大野耐一說的。在他負責質量管理的時候,經常會親自下到車間觀察生產過程,并與一線的工人建立起親密的溝通關系。
比如,當人們碰到你的時候,會不會說,“請你過來一下?”過來干什么?討論問題呀。如果你是個官僚,員工就會躲著你。所以,優秀的領導一定是那些“現地現物”的領導,走到哪里,都會有問題來找你,在車間中肯定走不成直道,這樣的人才可靠。
所以,“現地現物”在豐田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豐田要求所有的車間管理人員都要做員工解決問題的伙伴,要讓員工樂于找你一起討論問題。
中國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但豐田的哲學是 “百見不如一行”。在豐田公司,不論是在制造、產品發展、銷售部,還是在配送、公關部,當我們問到豐田模式和其他管理方法有何不同時,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現地現物”。
除非你親自實地查看,否則,任何企業問題的任何部分,你都無法確實了解。豐田公司不容許任何“理所當然”的想法,也不容許只憑借他人提出的報告。
這種邏輯,甚至在豐田的危機中體現得更明顯。
在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風暴之下,豐田公司宣布,由豐田汽車創始人豐田喜一郎的孫子——豐田章男繼任CEO。這次換帥對豐田來說,并不完全是因為業績下降,因為同比歐美的幾大汽車公司,豐田的表現并不算差。
而豐田章男的上臺對于豐田來說,有直接的戰略意義。那就是豐田的股東認為,豐田這一次虧損并不完全是因為經濟形勢下滑,而是因為豐田這幾年的發展偏離了“豐田之道”。
偏離什么“豐田之道”?豐田章男對此說的非常明確。他告誡豐田管理層:“在過去3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年中,豐田雇用了4萬名員工,他們對于公司文化知之甚少。這個問題不會突然間暴露,但它類似一種代謝紊亂式的疾病,當你發現時就已經太晚了。”
如何解決?豐田章男重申的就是豐田之道中的 “現地現物”“客戶第一”。他要求領導走出辦公室,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實地考察,并帶領高管到銷售現場,到生產現場,“尋找豐田浪費的證據,尋找為客戶提供價值的阻礙點”,與經銷商溝通,努力應對導致公司和一些美國經銷商產生分歧的定價策略。
豐田章男通過調查后,警告管理層:經銷商認為豐田汽車定價過于昂貴,但過去多少年來,豐田汽車一直以價格公道的形象聞名于世。而現在,經銷商與客戶都在抱怨,豐田自己在破壞這一形象。
接下來,他把已離開豐田母公司數年的稻葉良睍、Masamoto Maekawa和Yasumori Ihara請入董事會,并新任命了5位董事會成員和18位新的管理人員。與此同時,他對業務管理人員也進行了大幅度調動,比如豐田中國本部部長、豐田本部中國室室長等都發生了改變。這些舊將的回歸,合理的邏輯解釋就是豐田章男希望通過這些熟知豐田文化的人,“現地現物”把豐田文化帶回來。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kaien@14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