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讀蘇東坡的文章,說不清是為了什么,只是那種率意為文的感覺讓我愛極了。當時根本不認為東坡是個幾百年前的古人,而是我親切的朋友。東坡有句話我一直很欣賞——“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薄?BR>
行云流水——那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呢?我是一個從小在江南水鄉(xiāng)長大的人,游玩所及無非是水,故而這句話從其本義來說,我還是深有體會的。小學時,學校三面環(huán)水,與一些小伙伴玩累了歇下來時,有時忽然有了寂寞感,于是便有意無意地看著身邊緩緩流著的水和天邊變幻的云彩;初中時學校在水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邊不說,每周來回,還要沿著河岸走幾里路,那是一條長長的運河,那水流得相對快一些,但給我的感覺卻又是平靜的,悠然的??粗骐S時間不同而呈現的銀色、藍色的光,看倒映在水面被揉碎的云絲……小小的心總是被快樂包圍著——最初的“行云流水”讓人如此愜意。
后來偶然讀到汪曾祺的文章,忽然想到:“這不就是行云流水的文章嗎?”于是便開始搜羅汪老先生的文章來讀,結果越讀越愛。汪老的一則隨筆,說的是現在的人得多練練書法,尤其是行書行草,覺得汪老到底還是行云流水之人。
接著又讀過其他人的很多作品,但一直少有行云流水的感覺,直到讀到《邊城》,才在心里快樂地呼嘯著說:“呵,這是行云流水的文章了,簡直山澗清流一般么!”既憂傷而又快樂,沈從文說:“美麗總是愁人的?!庇X得真是對極了,但你要我說原因,我卻又說不出,就是那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美讓我感動。再后來在博物館看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其行云流水之勢至今酣暢于胸,那真是中國行云流水藝術的極致。
人生如行云流水,歲月似落花飛絮。
其實,做人與為文一樣,小小的人生舞臺上何嘗不是你剛唱罷我登臺,追名逐利的做秀者在熱鬧過后又有些什么呢? 高貴或卑微,都同時擁有一片天空,同踏在一方土地,故應以平常心來容納和對待。何不“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生命中的行云流水同樣應當酣暢淋漓。只是有的人可能一輩子也不知道,原來世上還有行云流水這么美麗的東西。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yè)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fā)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