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華夏大地上古老而又神奇的養生保健植物。枸杞被古人視為神奇果木,歷代對其頌揚史不絕書。早在三皇五帝時代,枸杞作為神奇果樹、上佳貢品載于《山海經》和《神農本草經》。而到殷商時代,枸杞已屬農田人工栽培樹木。
伴隨現代科技的發展,枸杞除了傳統的食用之外,更衍生出了枸杞酒等新的食用方法,并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尤其是寧夏紅枸杞酒的推出在市場上引領了枸杞保健的風潮,其實早在古代我國就已經有喝枸杞酒保健的歷史。
據甲骨文、《詩經》記述,寧夏及其毗鄰地區的枸杞栽培種植、釀酒食用由來已久,遠早于西周時期。南北朝時代的葛洪、陶弘景,唐代的孫思邈、孟詵,既以醫術著稱于世,也是醫者中的壽星,據說他們都喜歡喝枸杞酒。其中,唐代孫思邈在其醫學寶典中把枸杞酒列為“返老還童”“羽化登仙”的仙方神液。
《史記》記載漢代已將枸杞子釀造的美酒稱為“枸醬”酒,漢武帝盛贊枸杞酒甘美異常,這說明枸杞子是釀造美酒的絕好原料。到了唐代,枸杞成為釀造養生保健酒的主要原料。
枸杞酒在元明時代作為宮廷御酒專供統治階層享用。其中,中衛枸杞酒在欽定13種宮廷御酒中名列前茅。據《飲膳正要·卷三·米谷品》載:“枸杞酒,以甘州(元明時期中衛屬于甘州)枸杞依法釀酒。補虛弱,長肌肉,益精氣,去冷風,壯陽道”。《飲膳正要》為元朝宮廷飲膳秘籍,明代宗欽定飲膳專著,具有很高的醫學和食療參考價值。
目前國內市場,枸杞酒因滋補保健而受到消費者的追捧。當下冬季來臨,正是進補的好時候。傳統中醫認為冬季的養生原則應該是:益氣助陽,滋陰補腎。而枸杞則成為冬季進補的好選擇。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本草通玄》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
中醫很早就有“枸杞養生”的說法,認為常吃枸杞子能“堅筋骨、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所以又把它叫做“卻老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枸杞的功效歸納為“滋腎、潤肺、明目”。很多醫家都用枸杞來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遺精等癥。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枸杞對損傷的生殖系統可產生保護作用,促進生精過程暢通和睪丸生殖細胞發育正常,能達到強身壯陽的功效。同時,枸杞含有胡蘿卜素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增加白細胞活性、促進肝細胞新生的藥理作用,還可降血壓、血糖、血脂,并可對抗腫瘤。
寧夏著名史學家周興華介紹說,國內枸杞以寧夏枸杞為最佳。寧夏枸杞及以枸杞為原料釀造的枸杞果酒等產品飲譽海內外, 寧夏枸杞已成為著名的國際品牌。在華夏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中,寧夏枸杞既以枸杞文化著稱于世,也以枸杞質量享譽國內外。
適量飲酒一直是國內中醫推崇的一種養生保健的方法,而冬天適量地飲用枸杞酒,也有助于滋補身體,強壯筋骨,消費者可以試試。但是枸杞進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例如最適合吃枸杞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長期堅持才能見效。同時進補期間,因為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感冒發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燒、身體有炎癥、腹瀉的人最好不要吃。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