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過了小年,大年三十就要到了,雖然沒有孩提時的那種沖動興奮勁,甚至已經麻木不仁,因為有親情牽掛,還是擺脫不了濃厚的節日情。俗話說干什么說什么,我也幾乎成了鳳凰博客的職業酒寫手,幾天不寫酒場想得慌,許多真誠的網友以各種方式支持我,不寫內心不安有愧,又不能在喜慶的日子里說不吉利的話,于是昨晚百思轉輾,最后在夢中理出些頭緒。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向鳳凰編輯管理員們拜年,磕頭就免了吧,祝您們身體健康,祝鳳凰萬里長城永不倒。再向看好酒系列的網友們作揖,祝你們虎年生大福。 閑話休題,隨我備戰五場酒。
第一場:舉杯敬父母盡孝道沒商量。我是十分傳統與保守的人,多多少少還染有大男子漢成分,把孝道看得比天大比地大,因為遠離父母在外工作,平時很少回家,但春節絕對回家與老人團聚,風雪不能拒,外因難騷擾,精心準備一場年夜酒,雙手捧杯站立敬父母,把該說的心愿與祝福借酒表達出來,也了卻自己淤積一年的感情。這場酒是最高形式的內容酒,一定要擺一定要喝,哪怕父母只是端下杯,只是象征性地抿一抿,心愿了卻后,倍感親切放松。勸天下所有的兒女們,把這場酒喝出晚輩對長輩的孝意。
第二場:隨老婆回娘家喝回門酒。在我們這一帶有種風俗,大年初二一般由老婆帶領,到老丈人門上喝“回門酒”。據我所知,天津也有類似的習慣,并把初二叫“姑爺節”。中國女人最溫柔嫻慧,嚴重的“嫁雞嫁狗”思想,制約她們回娘家過年,不管她們內心如何復雜,有這種大局和服從意識就夠了,男人們應該在過年這幾天特別順從她們。回門酒可不是好喝的,老丈人家的侄孫輩們早準備妥當,等著回門這天灌姑爺。姑爺雖然字內存“爺”的成分,但到了老丈人家,“爺”字恐怕要倒寫,回門酒有時像“鴻門宴”,弄不好就要裁倒酒場。
第三場:家族與親戚酒不可少。大年初一要四處拜年磕頭,時代發展進步了亦或浮騰實惠了,磕頭已經不像二十年前那樣講究,有真磕有虛磕,但是該磕不磕絕對錯。據五年來不完全統計,我每年要真磕十個頭以上。拜年猶如走過場,該走的過場走過后,剩下來的時間就該讓酒打發了,聚集在輩份較高或威望較高或收入較高的族人家,輪番上陣大碗喝酒,既有親情的籠罩,也有節日的喜慶,大家喝起來熱情洋溢。做為常年不回家的人,自然要喝到前面,也難免成為眾人沒有歹意的靶子,甚至以酒驗證在外工作的人是否變心。
第四場:同學們擺場聚請老師重敘當年情。這個場合是每年的保留節目,即使推掉除了第一場的酒場,也要雷打不動地探望老師。在外工作的人們,平時都不能常回家看看,常看老師自然是句空話,只好將愿望與祈福寄托在春節放假這幾天。同學們聚在老師周圍,以酒為載體抒情,往往喝出與眾不同的氣氛,稍微把持不住自己,事實上面對無比真實與誠摯的師生們,多么有定力的人都難以把持自己,喝多喝高也是自找的樂子,甚至還有種真情求醉的故意。我發現這種場合下的老師最易激動,他們或她們的本職是教書育人,并不求學生們回報什么,能夠在過年時惦記與牽掛,是他們或她們最大的滿足。
第五場:揀些關鍵人士喝喝公關酒。這種酒表面看有點勢利,但是從深層次觀察,也是做人處事的必選課程。我的朋友叫小芳,他春節長假只要有空隙與余力,便由他實際作東,委托兄弟們安排一場非家族層面的酒,將村里管事的人及頭面人物和紳士們請到一起,喝一場具備公關性質的大酒。一來感謝關照,二來希望來年繼續關照,三來加深感情后有事也好麻煩人家。這場酒的實際作用比較明顯,即使不指望人家真能照顧什么,有了這場酒墊底,一切一切的閑事正事都好辦了。我佩服朋友的這種忘我歸酒的犧牲精神,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喝場公關酒實在小不了自己,喝吧喝吧喝吧,喝酒不是咱們的錯。